从严治考 规范管理 深化改革 锐意创新

从严治考  规范管理  深化改革 锐意创新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

2006年度是硕士招生工作任务较为艰巨的一年,随着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选拔机制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社会各界对高校招生公平、公正性关注程度的提高,研究生招生在承担繁重的考务工作的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社会压力,面临着如何有效地进行选拔拔尖创新人才机制的改革问题。

在教育部的领导、关心和支持下,我校200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圆满完成,报考人数两万人,录取人数4799人。在整个招生工作过程中,我校坚定不移地执行国家招生政策,严格按计划招生,深化招生制度改革,确保初试工作安全性、规范化的同时,加强复试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公平性,保证了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树立了招生工作的良好形象,并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在提高招生指标分配科学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规范管理,完善规章制度

研究生招生工作直接关系到学校声誉、形象,关系到考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安全性、规范性。为保证招生工作顺利、平稳的进行,我校根据教育部有关政策、文件精神,从规章制度入手,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规定、有针对性的工作实施办法,明确责任,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确保工作各个环节有据可查、有法可依。

1、为加强招收硕士研究生工作的管理,保证招生质量和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我校制定了《武汉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管理规定》(武大研字[2003]33号)。在招生原则、管理职责、报名、初试、复试、录取等各个工作环节分别制定了相应的细则,是我校开展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主体文件。

2、为明确招生工作管理职责,理顺工作关系,采取层层责任制,我校制定了《关于成立武汉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武大研字[2004]63号),由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负责研究生招生工作。

3、安全保密是研究生入学考试工作的生命线和首要任务,考风考纪是社会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风气的直接体现,为确保研究生入学考试安全,确保考风考纪良好,我校制定了《关于切实做好研究生入学考试安全保密和考风考纪工作的通知》(武大研字[2004]64号文件)。从制度上规范了各工作环节的安全保密责任,维护国家教育考试的严肃性。

4、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研究生入学考试突发事件,依法保障广大考生利益,建立健全应急机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研究生入学考试正常有序进行,本着重在预防、处置依法的精神,我校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18号令)、《国家教育考试考务安全保密工作规定》(教考试[2004]2号)、《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教社政[2005]16号)等法规文件,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武汉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武大研字[2006]2号文件)。

5、为维护国家教育考试的安全性、公正性和严肃性,保守国家秘密,执行国家关于招生工作的方针、政策、规定和办法,确保试题的绝对安全,在试题的命制、审定、移交,印刷、寄送、保管等各工作环节不出差错,我校修订了《武汉大学关于招收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中保密工作的若干规定》(武大研字[2006]3号文件)。

另外在具体工作中,我校还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实施办法、行为规范等。如:《关于做好报名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推免生工作的通知》、《武汉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务手册》、《关于命题的管理规定》、《关于阅卷工作的管理规定》、《做好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研究生复试小组行为规范》、《关于严禁举办考研辅导班的通知》、《武汉大学研究生院保密室管理规定》等。

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1、成立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由校党委、行政、纪委、研究生院等一把手组成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研究生招生工作。研究生院作为职能部门,在宏观上加强领导、管理、服务和监督。

2、成立院(系)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由院(系)根据实际情况成立院(系)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对本单位初试、复试录取工作全面负责:制定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对复试小组进行必要的政策纪律培训,确定初录名单,对落选考生做必要的解释工作。

3、成立复试小组。各院系按学科、专业成立若干复试小组,由业务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办事公正、无亲属报考本专业研究生的教师组成,一般不少于五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一般不少于三人)。设组长一名,由学科负责人担任。

三、注重教育,提高队伍素质

加强对所有研究生招生人员的教育和管理,特别是提高负责招生的领导干部自身的素质,是提高工作质量和确保科学公平的重要保障。我校定期组织研究生导师和招生工作人员参加考务工作培训,学习招生考试工作规定、流程、细则等业务知识,做到了解政策、熟悉业务、严格程序、遵守纪律,通过考核、评优的方式,促进涉招人员自觉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

四、严肃纪律,确保考试安全

考试安全历来是研招工作的重点,压力非常大,如何有效地提高考试安全性是需要特别思考的问题。为此,我校着力于考试安全性方面的硬件、软件同时建设。

首先建立健全考试安全保密的规章制度,在每项工作的开展前都进行保密教育,从思想意识上高度重视考试安全性问题。

在入学考试期间加强考试工作的组织领导,专门成立武汉大学考点组织机构,由主管校长召开各相关部门参加的入学考试协调会,举全校之力确保考试顺利。

命题期间, 各培养单位按要求遴选责任心强的教师成立命题工作小组,加强命题教师队伍的教育和管理,学习入学考试命题规定及相关文件

严格规范管理印刷、运送、保管等工作环节,加强试题、试卷安全保密工作;

加强对涉考人员的教育工作,严格规定监考制度,分校区举行监考培训会,要求监考教师签定监考承诺书。

提倡诚信考试,要求考生签定诚信考试承诺书,并在网上、现场发布了《武汉大学致考生的一封信》。信中要求考生“文明考风、诚信考试”,成绩重要但诚信更重要,考试不仅是对考生文化水平的检验,更是对考生品质、意志力的考验。同时提醒考生要有法纪意识,不要靠侥幸的心理触犯有关条例、法律。

在完善规章制度的同时,也投入物力、财力加强保密室建设。在保密室安装监控系统、按保密室建设要求实行“三铁”、“四防”。同时制定了《武汉大学研究生院保密室管理规定》,规定了相关责任、义务和责任人。经湖北省国家安全保密局审查,取得了国家统一考试试卷存放合格证书。

五、注重协调,改善推免生工作

为保证推免工作公平、公正、健康地进行,我校制定了开展推免生工作的管理规定,加强教务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研究生招生部门的协调,完善程序,注重细节,尤其强调复试阶段对推免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潜力等方面的考察。在保证推免生质量的前提下,鼓励学院接受不同学科、不同单位、不同区域的应届优秀本科毕业生,以达到学科优势互补、加强交流的工作目的。

六、积极探索,建立指标分配体系

指标分配历来是研招工作的难点、学院关注的焦点,在以往的招生指标分配中,我们也考虑了一些必要的因素,比如:生源状况、科研经费、生师比、录取率、淘汰率等等,但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定量的指标体系。为实现招生指标分配的全局最优,今年我校组织有关专家和工作人员共同研发了指标分配模型。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1、科学化原则:根据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及学科建设规划、各单位研究生培养的实力与质量、人才市场需求变化情况,多个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充分依靠专家学者,使用有较高可信度的《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参数,研究生院反复多次集体讨论,将学科建设、科研经费、教师队伍、生源状况以及培养质量五大因素分为五大一级指标和十九个二级指标,强调学科建设和科研经费的相对重要性,突出人才培养质量的权重,形成初步的指标分配体系。

2、最优化原则: 30多个院系发展不平衡,学校投入有重点有一般,必须尊重领导集体的战略决策,有所为有所不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将政策性、导向性意见溶于指标体系之中,采用层次分析法,使得全局最优。

3、可操作性原则:影响学校发展的因素方方面面,设计指标体系时不可能面面俱到,统计数据必须做归一化处理,要抓住重点便于模型设计和计算操作。

4、历史性原则:先按三年平均招生数的80%作为基数分配指标,20%通过指标模型分配。学院分配到的指标正增长不超过20%,负增长不超过10%,防止大起大落。计划通过三年的调整,平缓过渡,最终实现招生指标主体部分按模型分配。

利用模型分配指标是今年我校研招工作在科学性探索方面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由于准备工作比较充分,解释工作到位,各培养单位能初步接受这种分配方式,对指标分配没有太多争议,再没出现蜂拥而至向学校要指标的现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相对以往来说,利用指标模型分配确实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信度,但模型是否是最科学的、考虑的要素是否全面、权重分配是否合理,还有待于时间、实践的检验,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的过程。

七、完善复试办法,规范复试程序

复试是研究生入学考试中重要的环节,我们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6]4号)文件的规定,采取了相应的工作办法,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定,并得到各培养单位的认同。

(一)准确预测和审核复试分数线

我校是34所自主划线的高校之一,复试基本分数线合理与否关系到学校在兄弟高校中和社会上的形象,关系到考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第二年的生源状况。我校根据实际情况,扩大院系招生自主权,将划线权下放给院系。各院系按学科门类或一级学科确定基本分数线;分数线要求既有单科分,又有总分;一般复试考生数为录取人数的120%。同时研究生院也认真分析考试状况,比较准确地预测国家复试基本分数线,审核学院上报复试分数线时如发现有明显偏颇的,建议重新划线,尤其防止因人划线。

实际上,通过利用模型分配指标、对国家复试分数线的预测分析两方面来控制学院划线情况。这种做法也是我们学校今年划线的一种尝试,给学院更多的自主权,让学院根据自身生源状况、根据考生应试情况、根据学院学科发展特点来对如何科学划线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尝试,力求在不断调节供需矛盾中寻求一种合理的平衡状态。不过这样细致、反复的工作,导致了工作时间的延长。

(二)合理设置复试内容

在遵循学科建设规律、高层次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为有利于构建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正确引导本科生教学,各院系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合理设置复试内容,采用多样化的考察方式,确保生源质量。复试内容包括(1)专业课笔试:考核形式有答题、画图、撰写研究设计等,由各院系自行命题阅卷。(2)外语听力测试单独放录音笔试,或结合口试通过对话形式进行。外语口语测试事先印制若干套试题,由考生以抽签方式确定题目。(3)综合面试:具体考查考生专业思想、治学态度、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和培养潜力。面试考核须现场独立给出评语和分数,在评分前可以召开复试小组会议,研究对考生的考察意见。对复试中评分差距较大的认真讨论,不得故意提高或压低考生成绩。面试内容须由专人详细记录在统一印制的复试记录表上。每名考生面试时间不少于20分钟。

(三)加大复试权重,注重复试细节。

复试是选拔优秀生源的基础环节。我校规定复试成绩以百分制计,占入学总评成绩的30~50%。对具有突出培养潜质者,经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可适当加分,计入复试成绩。入学考试的总评成绩是录取与否和确定录取类别的依据。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的成绩不计入总成绩,但不及格不予录取。复试权重由各院系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在30~50%范围内确定。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复试的某一方面是否具有一票否决权由院系据实决定。

(四)规范复试小组行为,严格复试程序

制定《武汉大学研究生招生复试小组工作规范》,要求复试教师不迟到,不早退,遵守纪律;注重仪表,尊重考生人格,不做与复试无关事宜,保证复试现场的严肃、有序;强调复试的保密性,评分的公平、公正、合理性,等等。研究生招生工作中领导决策非常重要,但更多时候是“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不仅决定招生考务工作的成败,也同样决定复试录取工作的成败。

(五)认真开好工作布置会

每年三月中旬,学校招生领导小组认真研究后,我们召集各院系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教学秘书布置复试录取工作,主要目的是为了统一指导思想、明确划线原则、录取原则,规定复试内容、形式,讲解成绩核算方法,强调复试录取的规范化、科学化,强调工作纪律。学校主管领导一定到会,既对招生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的业务培训,也加强院系与学校的交流沟通。更重要的是提高院系思想认识,确保其领会文件精神,切实贯彻落实学校决策,同时也减少研招工作压力。

(六)加强复试录取工作监督,实施公示申诉制度

研究生招生工作具有政策性强、敏感度高、责任性大的特点,因此,我们十分注重监督工作。一是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校院两级招生领导小组都有分管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参加,确保程序正义。二是研究生院派工作人员随机旁听复试的全过程,以便了解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为进一步改进工作积累经验。三是接受考生、社会的监督。研究生院及时在网上公布有关政策,各院系也提前公开复试的科目、标准、程序、形式,公布各专业的招生数和计划内指标数并将拟录取结果公示,若产生异议考生可逐级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申诉。

(七)做好咨询服务工作

复试录取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无论研究生院还是院系每天接待工作应接不暇。我们对所有涉招工作人员提出的要求是:热情接待,耐心解答,确是工作中考虑不周的,尽量予以想办法,原则性问题不让步,说话办事要有理有据。

(八)以人为本,关心考生,增强服务意识

这几年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的人数一直位居前列,而招生规模相对稳定,报录矛盾较为突出。本着以人为本,关心考生,服务考生的理念,我们动员导师利用同行关系,充分利用网络,及时发布余缺信息,帮助考生增加调剂机会,以最快时间办理有关调剂手续。高度重视合格生源的调剂工作,尽可能使上线生源都有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