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2005—2010年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中国人民大学2005-2010年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1.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兼有理工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把中国人民大学建成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是学校的总体奋斗目标,也是制订《中国人民大学2005--2010年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基本出发点。

国家自1954年起,多次确定全国重点大学,我校都名列首位。1984年,我校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十所大学之一,1996年纳入“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序列。进入新世纪,我校又被纳入“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序列。2002年4月28日,江泽民同志视察我校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中国人民大学的总体奋斗目标是:经过二十年或更长一段时间,把我校建设成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实现这一总体目标,是制订本纲要的基本出发点。

2.中国人民大学2005--2010年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原则是:稳定规模、改善结构、创新管理、提高质量、增强国际性。

 

一、我校研究生教育总体奋斗目标

 

3.《中国人民大学2005--2010年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主要围绕学校的总体奋斗目标制定,服务于学校的总体发展。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为国家成规模、高质量地培养高层次人才是国家赋予中国人民大学的重要任务。中国人民大学应当充分发挥人文社会学科在全国高校数量多、门类全、水平高的综合优势,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成为“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表率”和“重镇”。 

4.根据学校的总体奋斗目标,学校确立的研究生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人才培养目标,保持并不断巩固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和某些特色理工学科研究生教育整体水平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努力使经济学、法学、哲学等主流优势学科和中国传统文化、新闻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历史学、信息科学等特色研究领域研究生教育水平冲击或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为创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二、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

 

5.稳定规模,是未来几年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

2005至2010年,学校将相对稳定研究生招生规模,在校研究生规模原则上控制在10,000人左右,其中在校博士生稳定在2,600人左右,在校硕士生6,000人左右,在职专业硕士生1,500人左右,研究生与全日制本科生的比例稳定在1:1左右的水平。

2005至2010年,在保证教师队伍质量的同时,学校将适当增加导师人数,专职博士生导师将增加到500人左右(不包括兼职),专职硕士生导师(不含博士生导师)将增加到1,000人左右。

2010年,导师与研究生之比应保持在:专职博士生导师与在校博士生之比1:5,硕士生导师与硕士生之比1:8。

6.改善结构,是未来几年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

改善结构主要指三个方面:一是生源结构。我校将适度调整研究生生源结构,以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生源中来自于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的比例。同时,视学科性质的不同,不同幅度地减少在职博士生(高校教师除外)的招生比例,部分学科将停止招收在职博士生(高校教师除外);二是学科结构。在“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原则下,积极发展新兴学科和某些具有潜在优势的理工学科,努力增加这些学科的博士点,适当扩大这些学科的招生规模;三是导师结构。大幅度提高我校导师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进一步改善导师的学位结构。到2010年,我校研究生导师到国外大学学习半年以上的应超过50%,拥有博士学位的导师应达到80%,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点的导师拥有博士学位的必须达到90%以上,严格控制兼职博士生导师的数量。

7.创新管理,是未来几年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

创新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严格标准、简化程序、明确责任、完善服务、保证质量。

创新管理应贯穿于研究生招生、培养、开题、答辩、论文修改、学位授予、导师评聘、导师考核等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创新管理需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逐步推行研究生教育的两级管理制度,以保证我校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创新研究生导师队伍管理,是研究生教育管理乃至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应进一步完善导师考核和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办法,并形成导师队伍的淘汰机制。

8.提高质量,是未来几年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目标。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应当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始终。

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适当调整硕士研究生实行弹性学习期限后的教学重点,实行学术型学位和职业型学位的分类培养和分类管理,不断完善并适当简化学位论文答辩的形式和程序。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是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博士生开题报告和综合考试的形式和内容,发挥其应有的“门槛”作用;不断提高博士生独立自主的科研能力和跟踪前沿的科研水平;进一步完善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阅机制,建立博士学位论文定期抽查制度,严格规范论文的写作格式和答辩程序。

9.增强国际性,是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

增强研究生教育的国际性,要从导师队伍建设着手,提高其国际学术交流和国际学术前沿研究的能力。积极搭建研究生国际性培养的平台,完善研究生国际间合作培养的模式,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国际项目。逐步增加留学研究生的招收比例。

三、创新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指导模式

 

10.按照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标准,建立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两级体制,即校、院(系)两级研究生管理部门依据各自分工和不同权责协同管理研究生的体制模式。

在两级管理体制下,研究生院作为学校研究生主管部门,致力于确立标准、制订政策、统一协调和检查监督,主要职能是确立研究生教育的宏观布局和发展方向,制订研究生录取和培养的标准,建立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相关制度和办法。院(系)作为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执行单位,主要职能是根据研究生教育的整体规划、发展方向和具体标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全面组织和实施本院(系)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两级管理体制对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工作效率、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将起到重要作用。

11.进一步完善现行的研究生教育指导模式,建立主导师(责任导师)和导师组相结合的研究生教育指导方式,充分发挥导师群体在学科内甚至跨学科间的指导作用,打破导师之间的学术壁垒。

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定、课程学习、综合考试、开题报告等环节要充分发挥导师组集体指导的作用,集思广益,优势互补,开阔视野,为研究生学术创新营造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

 

四、进一步健全学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12.按照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逐步形成一整套科学、系统、贯穿于研究生教育全过程的质量保证和监督机制,做到研究生“入门”前严格筛选、培养中科学管理、“出门”后跟踪评估;加强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进一步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13.严格筛选,不断优化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

进一步改革我校研究生招生制度,改进研究生招生方式,加大对一流大学学生的宣传力度,发掘优秀生源;科学设计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科目和形式,在硕士生入学考试中继续推行按一级学科命题制度,完善招生复试制度,做好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加强外语口试和听力测试,科学确定研究生复试权重,将考生在校学习成绩、科研成果等作为复试加分和录取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坚持博士生入学统一考试的基础上,发挥博士生导师在招生时应有的作用;继续在优秀本科生中推行免试推荐制度,在严格标准的基础上在部分学科试行硕博连读制度。

14.加强培养环节的科学管理,不断更新研究生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倡互动式、讨论式教学,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

鼓励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完善学科前沿课程。课程设计和教材建设要推陈出新,增加具有互动功能的学术讨论课程(Seminar)。积极资助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科研活动,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博士研究生做出具有一定理论创新和社会价值的科研成果。推出以二级学科(专业)为单位的、所有博士生导师都参与讲授的学术前沿课。改革博士生综合考试的形式和方法,使综合考试成为博士生中期考核的重要机制。

加强对学位论文的指导和管理。加强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宏观指导作用,避免开题报告形式化;严格学位论文的评阅和答辩,继续推行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阅制度,研究建立非匿名评审的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阅打分机制;建立博士学位论文的主文献制度以及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的论文补充修改等制度。提倡学位论文撰写的原创性,鼓励研究生对新问题、新领域、新规律进行创造性研究,提高我校研究生理论成果在学术界的认可程度。继续推行并进一步完善硕士生弹性学习期限,对学术型和职业型人才培养实行分类管理。加强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健全学术奖惩机制。

15.加强跟踪评估,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继续推行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制度,建立博士学位论文定期抽查制度,公示抽查结果,督促学院、学科和导师加强研究生指导工作。

16.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养。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我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科学精神教育和创新文化教育为重点。

加强研究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增强研究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加强研究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教育,坚持用科学精神陶冶情操、用先进文化塑造心灵,进一步弘扬严谨的学风,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

 

五、加强学校导师队伍建设

 

17.加强导师业务素质建设,以精湛的学术水平引导学生。

在学术水平上,导师要具有广博的知识,能始终站在本学科前沿,有敏锐的学术眼光和洞察力,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研究课题达到较高的水平并有科研经费作支撑;在传授指导能力上,导师能以恰当的方式“传道、授业、解惑”,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热情,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善于启发、重于引导。

18.加强导师学术品格和道德情操建设,培养良好师德。

19.以建立导师准入制度、退出机制以及导师岗位职责制为基础,加强导师岗位制度建设。

继续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有利于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进一步完善导师特别是博士生导师的科研考核机制。

建立导师退出机制,破除导师终身制。

建立导师岗位职责标准,明确导师的责任和权利。导师岗位职责标准涉及研究生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课程设置、培养计划、研究方向的确定、论文答辩等,按照挂职岗位职责标准对研究生导师的权利和责任作出明确规定。

20.加强导师考评制度建设,通过教学考评、科研考评、思想道德考评,建立优胜劣汰机制,确保导师队伍的质量。

进一步加强我校研究生导师的教学考评。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研究并完善现有的研究生导师教学评价体系。

加强对研究生导师以科研成果、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为主要内容的科研考评,在评价指标的选择上注意“质”的衡量,摒弃无“质”仅有“量”的考评标准。

建立科学、合理的导师思想道德考评体系。对思想道德考评不合格的导师,将停止其导师资格。 

21.加强导师队伍竞争力的可持续性建设。

研究和建立导师出国深造、参加国际高层次学术会议和学术休假等制度,为导师提供不断学习和培训的机会。通过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等形式从海内外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具有发展潜力的学术骨干。 

 

六、提升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国际性

 

22.以教育理念的国际视野、课程内容的国际标准、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为内涵,提升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国际性,提高研究生的学术交流能力,准确把握学科发展的国际趋势。

23.发展留学生教育,增加留学生特别是留学研究生的数量;不断完善研究生国际间合作培养模式,增加并扩大互派留学生的规模和学科类别;开展形式多样的研究生教育国际项目,不断提高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本《纲要》已经2004--2005学年第12次校长办公会通过,并批准公布执行。

 

摘编自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教育通讯》2005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