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成果简介

第三届研究生教育成果奖 二等奖:破解地方高校化学学科创新型研究生培养困境的改革实践与探索

成果名称:破解地方高校化学学科创新型研究生培养困境的改革实践与探索

成果完成人:黄剑东 王绪绪 陈伟斌 石炳文 付贤智

成果完成单位:福州大学

成果简介:

1.主要解决的研究生教育实践问题:(1)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不够科学规范,生源质量堪忧。(2)地方高校研究生实验实践技能普遍欠佳,实践教学和公共实践平台亟待加强,前沿科研实践难以有效开展。(3)地方高校研究生缺乏创新活力,创新自信心和自觉性不足。(4)课程体系和培养观念落后,课程开设过宽过滥且学时过多使学生探索研究时间不足。(5)质量监管体系不完善,课程教学质量督查不力,学术研究管理松散,学位论文质量不高、答辩流于形式。

2.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法:针对地方高校实际与化学学科发展特点,探索并实施 “六大提升工程”:(1)生源质量提升工程,创新招生选拔机制和激励机制,把好招生选拔关;(2)师资队伍提升工程,建立健全导师选拔考核机制和激励措施,推进研究生指导的团队化,把好导师质量关;(3)培养课程提升工程,根据新形势下学科交叉融合发展需要,以一级学科的视野进行课程体系重构设计,强化骨干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把好培养方案关;(4)培养条件提升工程,完善实践教学与科研创新平台,把好培养条件关;(5)创新文化提升工程,营造创新氛围、提升创新自信,把好创新意识关;(6)过程监管提升工程,构筑全要素保障和全方位质量监管体系,加强把好培养质量关。

3.创新点:(1)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创新。创设预调剂环节,2013 年在全国首次开设预调剂网络信息收集系统,构建了透明、公开、公平、高效的复试机制。(2)研究生培养管理过程和组织形式创新。压缩同质课程,大幅度提高实践课程比重,构建研究生创新实践平台并实现开放共享,形成多元融合的指导载体和多维互促的成长环境,构建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培养管理支撑体系。(3)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创新。实施多重教学督导,严格执行中期考核制度和预答辩制度,构建毕业答辩组织新形式,制定学位论文院内预盲审制度和培养质量与导师动态选拔相挂钩的制度,形成有效的教学质量反馈机制。

4.推广应用成果及贡献:(1)改革实践显著提升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4 篇博士论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多名毕业生入选国家级人才。研究生学术成果引领科学前沿,作为第一作者在Nature 子刊和JACSAngew. Chem. Int. ed.等化学顶级刊物(从2009 年之前的0 篇到2017 年的38 篇)发表并获国际同行高度评价。(2)研究生对学科贡献率显著提升。学校化学学科约90%ESI 收录和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为研究生,助推学科ESI 全球排名从2009 年的608,提升到2017 年的168,位列全国地方高校第2 位;助推化学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居全国前10%,并入选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对象。(3)改革成果得到主管部门和社会的充分肯定。2013 年在全国率先开设研究生预调剂信息收集系统得到快速推广,陕师大等多所高校借鉴后陆续开通,国家调剂网也于2018 年开通预调剂功能。成果曾荣获福建省高等教学成果奖,多所兄弟高校前来学习借鉴改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