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2006年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主要计量指标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度主要计量指标

 

200762324日,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在成都召开。从本次会议的主办方之一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中国期刊引证研究报告》中获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度的主要计量指标如下表。

 

总被引频次

影响

因子

即年

指标

他引率

引用刊数

扩散

因子

学科影响指标

学科扩散指标

被引半衰期

834

0.954

0.249

0.87

257

30.82

0.32

1.67

3.33

 

这些期刊评价指标的理论意义和具体算法如下:

总被引频次:指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影响因子: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是E. 加菲尔德于1972年提出的。由于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所以可公平地评价和处理各类期刊。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具体算法为:

影响因子=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

 

即年指标:这是一个表征期刊即时反应速率的指标,主要描述期刊当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情况。具体算法为:

即年指标=该期刊当年发表论文的被引用次数/该期刊当年发表论文总数

 

他引率:指该期刊全部被引次数中,被其他刊引用次数所占的比例。具体算法为:

他引率=被其他刊引用的次数/期刊被引用的总次数

 

引用刊数:引用被评价期刊的期刊数,反映被评价期刊被使用的范围。

 

扩散因子:这是一个用于评估期刊影响力的学术指标,显示总被引频次扩散的范围。具体意义为该期刊当年每被引100次所涉及的期刊数。具体算法为:

扩散因子=总被引频次涉及的期刊数*100/总被引频次

 

学科扩散指标:指在统计源期刊范围内,引用该刊的期刊数量与其所在学科全部期刊数量之比。具体算法为:

学科扩散指标=引用刊数/所在学科期刊数

 

学科影响指标:指期刊所在学科内,引用该刊的期刊数占全部期刊数量的比例。具体算法为:

学科影响指标=所在学科内引用被评价期刊的数量/所在学科期刊数

 

被引半衰期:指该期刊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它是测度期刊老化速度的一种指标,通常不是针对个别文献或某一组文献,而是对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的文献的总和而言的。

    对比2005年的统计指标,我刊2006年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即年指标都有所提高,说明我刊的质量和影响力在逐渐提高。

2005年我刊的统计指标如下:

来源文献量

总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

即年指标

他引总引比

179

739

0.947

0.117

0.83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记者 周玉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