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成果简介

第三届研究生教育成果奖 一等奖:科教融合培养航天领域工程领军人才的创新与实践


成果名称:科教融合培养航天领域工程领军人才的创新与实践

成果完成人:曹喜滨 孙兆伟 王峰 高栋 郭继峰

成果完成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成果简介:

1.    主要解决的研究生教育实践问题

实现航天强国发展战略,急需培养大批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具备全局组织领导、前沿技术预判、知识融合创新能力和重大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领军人才。针对这些领军特质的培养,传统培养模式暴露出诸多实践问题。

1)立德树人教育环节相对薄弱,难以满足领军人才崇高思想境界 的塑造需求;

2)创新研究、工程实践、组织管理等能力培养环节结合不紧密, 难以系统性培养领军人才的综合素质;

3)缺乏学生自主创新实践的激励机制,不能深度挖掘和发挥学生 的工程领军潜质。

2.    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法

1)形成“依托工程实践传承航天精神”的感悟式教育方法。通过在工程研制中与航天杰出人才直接接触、工程重大意义和成就教育、实践环节亲身体验以及教师言传身教等,使学生深刻感悟航天精神“爱国、严谨、创新、协作、奉献”的精髓,增强航天报国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培养严谨的科研作风,培育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

2)科教深度融合创立“三位一体”的工程领军人才培养体系。将工程组织管理与研制模式融入培养体系,面向航天工程前沿设置学术方向,增设满足多学科需求的教学和实验模块,形成综合性培养方案;按照航天组织管理模式,创建多学科交叉的学生自主创新实训平台,结合卫星研制系统性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知识融合、工程实践与组织管理等综合能力;建立有效机制系统融合多个学科高端科研资源,高起点、低投入建设综合性人才培养支撑平台。

3)构建学生自主创新实践的双向激励机制。通过实际研制卫星,吸引学生自主选题创新研究,自主工程实践,自主建立学术交流平台;针对工程问题学科交叉的特点,组建多学科导师团队,创新导师与学生“多对多”协同指导方式,提升学生综合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3.    创新点

形成以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为核心,德才培育并举、教与学双向 激励的工程领军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应用成效显著,为我国工科院校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可推广的经验。

1)将立德树人放在领军人才培养的首位。以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塑造为核心任务,通过感悟式教育的工程实践实现了培养德才兼备工程领 军人才的目标。

2)建立了“综合性培养方案、学生自主创新实训平台、综合性人才 培养支撑平台”三位一体的工程领军人才培养体系,科教深度融合实现了领军人才综合素质与能力的系统性培养。

3)形成了一套突破研究生培养定式的培养方法。创新多学科导师 与学生“多对多”协同指导方式,形成学生自主创新实践的内生机制, 教与学双向激励促成领军人才快速成长。

4.    推广应用成果及贡献

1)我国首次由学生自主研发的紫丁香一号、二号微纳卫星成功发射,实现学生由参与工程项目到自主研发卫星的跨越,领军人才培养模式产生巨大社会效益。央视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均给予高度赞誉。人民网认为这是为培养新一代复合型优秀航天人才所做的创新与尝试;央视网指出:该模式在高校教育方法、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创新上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2)学生团队近 8 年共获国家级科技创新奖励(一等奖及以上)24 项;导师团队获全国首届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曹喜滨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新增专题课、创新研修课和创新实践课 23 门,制定反映交叉学科前沿的课件 30 余件。

3)学生团队毕业生有 95%以上到航天领域院所和高校就业,以全国最年轻的卫星总师韦明川为代表的百余名毕业生已成长为不同层次领军人才;国内外 30 余所大学到校调研,认为这种培养模式在工科大学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4)近 5 年学生团队年均发表高水平论文 60 余篇,年均授权发明专利 20 余项;自主组织举办了首届学生微纳卫星国际论坛等;牵头中俄 7 所大学正在联合研制阿斯图卫星,全面参与国际首个月球卫星编队、珠海欧比特商业卫星星座等重大工程项目研制,与八一中学等联合研发了“中学生科普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