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成果简介

第三届研究生教育成果奖 一等奖:创新硕士试飞员培养模式,造就高端试飞人才


成果名称:创新硕士试飞员培养模式,造就高端试飞人才

成果完成人:高正红 詹浩 张景亭 袁东 张炜

成果完成单位:西北工业大学,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成果简介:

1.    主要解决的研究生教育实践问题

围绕我国“专家型”高端试飞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针对高端试飞员培养中存在的:理论支撑、设计参与、科学探险飞行三位一体综合能力培养体系不健全;基础理论教学特色化不鲜明;面向试飞特情的科学训练平台和试飞方法相对落后;科学探险、反馈设计的针对性专业素养培养不足;心里品质和综合素质培养不够专业等突出问题,西北工业大学开展高端试飞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与实践,与中国试飞研究院优势互补,联合建设“中国试飞 员学院”,开展硕士学历试飞员培养,形成了以“高度综合、基础扎实、强调实践”为显著特色的高端试飞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我国试飞员培养从“勇气型”、“技能型”向“专家型”的跨代转变。

2.    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法

 为将试飞员培养为兼具“航空理论的探索者”、“飞机设计的参与者”和“科研飞行的先行者”三位一体综合能力的高端试飞人才,系统化地提出并实施“五项举措”:(1)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成立“中国试飞员学院”,建立“一院两平台”,统筹建设高端试飞人才培养体系;(2)创建系列特色化的课程和教材;(3)实施“教授-试飞研究员-特级飞行教官”三元一体的团队式指导; 4)创新性建立面向现代飞机设计的试验训练平台及科学试飞方法; 5)实施试飞员心里品质和综合素质提升计划。

3.    创新点

1)创立我国高端试飞人才培养体系,成功实现试飞员培养从“勇气型”、“技术型”向“专家型”的跨代转变;(2)建立 “教授-试飞研究员-特级飞行教官”三元一体的团队式指导模式,有效提升 试飞员的“三位一体”综合能力;(3)面向新型飞机试飞难题,实践需求与科学探索双驱动,开展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降低试飞风险,提升装备性能同时实现试飞员能力与价值的塑造。

4.    成果的推广应用及贡献

     培养了涵盖三、四代战斗机、新型运输机、空中加油机、舰载机、ARJ21支线客机、C919大型客机以及新型直升机的试飞员共计 32 人,包括我国首批3名国际试飞员。所培养的硕士试飞员获“八一勋章”1人,荣立军委一等功2次、二等功20次、三等功38次,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3次,获得其他表彰奖励共计89 次。所培养的试飞员发表科技论文67 篇,成长成为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中国试飞员学院、空军试飞团、中航集团等相关单位领导共有 11 人。试飞英雄事迹先后在人民日报、人民网、中央电视台、新华网、陕西电视台等媒体广为报道,被誉为“时代先锋”、“英雄群体”,树立了试飞英雄群体的光辉形象。强有力地支持了同时期几乎我国所有军民用飞机型号的升级换代,为航空强国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卓越贡献。 成果辐射高校航空专业研究生培养,在西北工业大学形成了面向飞行试验和试飞科研的研究生培养新方向,建立了与试飞院进行人才培养和输送的新合作机制。近十年共向试飞院输送硕士试飞科研人员 60 余名。部分培养经验在飞行员培训中推广,和空军某部合作在西北工业大学举办“2016 飞行原理航理教员理论研修班”,得到空军单位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