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成果简介

第三届研究生教育成果奖 二等奖: 瞄准学科前沿,面向国家需求,培养理实交融的环 境工程拔尖人才


成果名称: 瞄准学科前沿,面向国家需求,培养理实交融的环 境工程拔尖人才

成果完成人:俞汉青 盛国平 穆杨 李文卫 江鸿

成果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成果简介:

环境污染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环境工程学科的交叉特性和理实并重 的特点。我国环境工程学科创建时间短,且存在重工艺轻理论、重工况 轻机理、重具体问题轻普适方法等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工程学 科自创建以来,面向国家环保需求,瞄准学科前沿,以基础性、交叉性、 创新性、针对性、前瞻性为指导思想,在培育目标定位、培养理念创新、 科研方向确立、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优化、管理方法实施、学科平 台构建、文化氛围营造和国际交流强化等方面积极探索,建立了精准化、 个性化、层次化、国际化、人性化的培养模式,培养出一批理实交融的 环境保护拔尖人才。具体方法为:

l  提出了“探索环境工程基础科学问题,培养理实交融拔尖环境人才”的 育人理念,确立了“开展污染控制中基础性、交叉性、创新性、针对 性、前瞻性研究”的指导思想。

l  创新研究生课程体系与内容,强化基础课程教学,精炼课程内容,形 成多样化与专门化、灵活性与规范性、广度与深度、个人兴趣与导师 指导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l  制订拓宽基础、提高素质、发展个性、因材施教的培养方案,加强人 文关怀,形成有利于拔尖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

l  实施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民主化的管理方略,强化全 过程管理,把控招生、培养和毕业三大环节,实现“严进优出”。

l  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和科研平台,通过强化深层次、多形式、全方位 的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其学术竞争力。

本学科研究生培养具有以下特色:

1、理念创新,面向国家需求,瞄准学科前沿,针对学科特点,在探 索环境工程中的科学问题、研发适合国情污染控制技术的过程中,培育 理实交融的拔尖环保人才。

2、方法创新,发挥本校基础学科优势,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学科 发展,创建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建立精准化、个性化、层次化、国际 化、人性化的培养模式。

3、文化创新,强调团队精神,鼓励学术合作,营造自由、和谐、平 等的学术环境和文化。

受益于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本学科从第一届博士毕业 生于 2008 年首次、到 2013 年最后一次参评全国优博,6 年中 5 位博士 生获全国优博/提名奖,在全国环境学科中排名第 12007-2017 9 位博 士生获中科院优博论文;毕业生中有 18 人次入选国家优青、青年长江、 青年千人、青年拔尖等“四青”人才,成就五生一优博,七人一“四青”; 研究生 SCI 论文均篇引用数比肩全美环境学科排名第一的加州大学伯克 利分校;研究生在解决淮河、巢湖等重点流域的水污染控制实践中发挥 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