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成果简介

第三届研究生教育成果奖 二等奖:“一核两融”多维协同的创新性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教育实践


成果名称:“一核两融”多维协同的创新性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教育实践

成果完成人:章云 谢胜利 周郭许 肖明 罗小燕

成果完成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成果简介:

2009 年前后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广东作为中国发展最快速的地区,最先触及到产业转型升级的空前压力。作为支撑广东经济发展的地方工科院校,同样感受到强烈的需求挑战。实现转型升级关键是创新,而创新的背后在于具有卓越创新能力的人才不断涌现。在此契机下,经过8 年的探索,我们逐步形成了“一核两融”多维协同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1. 主要解决的研究生教育实践问题

1)教育理念与产业转型升级新特性、新需求不匹配;

2)与产业界的融合表浅,创新性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3)学术研究视野不开阔,海内外合作交流量少质差。

2. 成果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法

1)更新教育理念,构建多维协同新模式。以植入创新基因为核心,纵向深入广东省电子信息与先进装备产业,横向链接海内外学术前沿,建立“纵横交融、主辅结合”的培养体系,形成学校、产业、海外等多维协同育人新模式。

2)多渠道挖掘资源,打造高端育人平台。建立新型协同育人平台,做到向上延伸到集聚海外高端学术资源;向下延伸到瞄准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向内延伸到整合多学科资源培养创新人才。已建立了与“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有关的平台达20 余个,其中投资过亿的有佛山先进装备、广州国家IC 基地、国家2025 示范基地等4 个,并成为国家级孵化器。

3)拓宽视野,强化海内外合作。以新型协同育人平台为依托,聚焦“一核两融”多维协同育人新模式,采取建立海外基地、引入导师、联合培养、定期交流等多种方式,激发校内导师与研究生的创新活力。本学科先后获批教育部国际合作重点实验室、国家“111”引智基地。

3. 成果的创新点

1)提出了“以植入创新基因为核心、纵向深度融合产业、横向广泛链接海外”的“一核两融”多维协同的育人新模式;

2)建立了“学校主导、政企协同、整合资源、开放共享、突出育人”的多渠道创新资源聚集的新机制,形成了“项目驱动、产学融合、多赢共享、育人优先”的沉浸式创新育人培养生态;

3)形成了“多形式、覆盖广、渗透深、可持续”的海内外合作新局面,激发了导师与研究生的创新活力。

4. 推广应用成果及贡献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本学科被评为A-,进入全国前10%,成为华南地区信息类唯一入选国家A 类的学科。

在国家“十二五”科创成就展上,李克强总理充分肯定了我校佛山先进装备协同平台的发展模式和特色优势。

近五年,本学科研究生就业质量显著提升;研究生的专利位居全省高校前列;近三年,共27 篇论文入选ESI 高被引(含热点论文2 篇);获批全国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连续两届全国“挑战杯”获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