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成果简介
第二届研究生教育成果奖 二等奖17 简介
2016年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
二等奖
成果名称:经济学学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十年改革与实践
成果类别: 实践类
成果完成人:田国强 常进雄 夏纪军 杜宁华 陈旭东
成果完成单位:上海财经大学
成果简介:
经济学学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十年改革与实践
1.主要解决的研究生教育实践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作用越来越大,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广阔国际视野的经济学学术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国家重大需求。针对传统经济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基础理论和方法训练不足、知识能力结构单一、师资队伍水平不高、人才培养环境封闭等问题,上海财经大学追求卓越,早在十年前就提出了打造世界一流经济学科,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人才的愿景目标,依托首批首创经济学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首批上海市高峰学科参照世界一流大学、一流经济学科研究生项目培养范式结合中国国情,自2005 年起不断探索重构经济学学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2.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法
(1)构建全程质量管理保障机制,举办全国高校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实行博士生申请审核制试点等,选拔有一定理论功底、学术兴趣和研究潜力的优质生源,同时加强资格考试、中期考核等的力度和要求,及时分流淘汰不适合继续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集中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学术水准和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2)建立科学严谨课程教学体系,形成涵盖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全系列(Ⅰ、Ⅱ、Ⅲ)课程及面向经济学最新前沿的专业课、专题课的分层次课程体系,注重基础性、系统性、前沿性的有机结合,注重经济理论、历史和统计的交叉融合,强化对理论适用边界的认知及自我更新知识能力。
(3)打造国际化高水平师资队伍,以五名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五名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等国家级杰出人才为基础,聘请斯坦福大学Avner Greif 教授、耶鲁大学陈晓红教授等任特聘教授,成批量引进海外高层次优秀人才,面向基础前沿理论和现实重大需求,指导博士生开展前沿研究,丰富学科知识。
3.创新点
(1) 理念创新:主动对标国际先进培养模式,打造中国特色的一流经济学科和培养服务国家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
(2)模式创新:首次提出了“经济理论、历史、统计”三位一体的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
(3) 平台创新:通过海外联席系主任/特聘教授、七大系列每周seminar(至今近700 场)、年度多个领域国际研讨班(international workshop)、暑期学校等,广泛吸纳海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4)体制创新:构建了四大工作机制:一是优质生源选拔机制;二是择优分流淘汰机制;三是卓越学术激励机制;四是学术诚信约束机制。
4.推广应用成果及贡献
(1)拔尖人才涌现:1 人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1 人获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3 人获上海市优博;自主培养博士生在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Journal ofEconomic Theory 等国际一流期刊发表原创性成果近20 篇。
(2)优质资源共享:每年举办“现代经济学”全国高校暑期师资班(计培训1200余名教师)、全国和上海研究生暑期学校(计培训700 余名研究生)等免费公益性项目,共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果,推动国内经济学科共同发展和进步。
(3)深受各界好评:获上海市教育研究成果一等奖,发表多篇研究生培养理论文章,入选上海市首批“交叉学科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在中国经济学年会等场合及等南开大学等多所高校交流经验,深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