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成果简介

第二届研究生教育成果奖 一等奖9 简介

2016年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

一等奖

 

成果名称:导师学院加强培训供给侧改革的实践探索

成果类别: 实践类

成果完成人:熊思东 蒋星红 郎建平 钱振明 金薇吟

成果完成单位:苏州大学

成果简介:

1.主要解决的研究生教育实践问题

本研究立足导师学院培训实践,重点解决导师指导研究生、导师自身发展和导师培训管理等三个层面的不足,以推动导师队伍由规模发展向素质优化、能力提升的跨越。

2.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法

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导师培训供给侧六大改革——创新体制、更新理念、活化机制、优化课程、拓展方式、健全制度。

3.创新点

(1)培训体制创新:创办国内首家导师学院;率先提出创建省校院三级导师培训组织体系的构想被省教育厅采纳。

(2)培训理念创新:创立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导师自我实现导师培训二维目标。

(3)培训机制创新:创设多元、开放、流动等培训机制群,并用于培训课程体系建构、教材教法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考核方式改革,授课专家队伍和培训制度建设。

(4)培训课程创新:构建包括必修课模块(大类公共课、大类基础课、特色专题课)、选修课模块(《导师论导》自选专题读书报告)及必修环节(应知应会测试、培训小结撰写、研讨交流/问卷调查/现场考察)在内的导师培训综合化课程体系。

(5)培训方式创新:采用讲授式、案例式、研讨式、互动式、情景式、考察式、问卷式等多样化方式。

(6)培训制度创新:构建培训学分认证制、培训需求分析制、培训考核制等。

4.推广应用成果及贡献

(1)成果应用情况

用于各级各类导师研修培训班:本校培训班六期,培训补修班一期;他校委托研究班;省导师研修班等。还用于长三角研修班、本校专题研讨会等。参训高校省内33所,省外18所;参训学员校内1092人,校外344人,共1436人。

(2)成果推广情况

2012年江苏省教育厅简报以《苏州大学以导师学院为载体,探索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新路子》为题,向全省高校推介我校导师学院。

2014年我校被省教育厅列为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修培训中心

20163月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召开的“2016年省级学位委员会工作会议上,江苏省教育厅在交流报告《推进综合改革,完善保障体系,全面提升江苏省研究生培养质量》中推介了我校导师学院的办学经验。

全国17个省市、近40所高校前来学习取经,或挂职考察,或希望来参训。

(3)成果获课题立项情况

《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提升研究》,2014年全省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政策研究专题,20143月结题,其研究成果中有关构建省校院三级导师培训组织体系的提议被省教育厅采纳(见省学位办证明)。

《导师管理体制机制协同创新研究与实践》,为2013年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20161月结题。

(4)成果刊发情况

中国科学报:《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研究生教育应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该文被《科学网》等8个网站全文转载。

人民政协报:《全国政协委员、熊思东:当下之大学,要适应当下之社会》,阐述了导师学院的作用。

中国教育报:《导师学院:六年探索,打造导师之家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导师学院:生成因·功能质·机制群——以哲学视角观照苏州大学的实践探索》。该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和《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网:《解读苏州大学导师队伍建设的特色》。清华大学教授点评该文时,认为导师学院是非常重要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