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 高 的 职 责

崇 高 的 职 责

武汉大学  杨弘远院士 

博士是学位的最高级别,博士生培养的目标是为国家输送高层次的专门人才。有幸担任博士生指导教师这一崇高的职责,应当既感自豪,又感责任重大。我从1985年开始招收博士生,当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和武汉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尽管从前年起我决定不再招收新的博士生,但积十几年的经验,还是形成了一些思路。我愿意将自己的体会讲出来供大家参考讨论。今天我准备谈谈博士生培养中的几个关系。

一、出人才与出成果的关系

博士生是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后备军,同时又是科研的有生力量。培博士生兼有出人才和出成果的双重任务。出人才是为了达到长远的目标,出成果则是为了达到近期的目标,因此就有一个如何处理好长远与近期关系的问题。数学家苏步青院士在他八十寿辰时曾对弟子们说过:“你们的学术水平都超过了我,但有一点没有超过我。我培养了一批超过我的学生,而你们还没有培养出一批超过自己的学生。”这一段浅近的话语中洋溢着学术大师的高尚情操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精神境界,很值得我们体味。当好博士生导师,应当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这一点在文件上写得很清楚,也是平日的老生常谈,但在现实中并非总是处理得当,往往将获取科研成果凌驾于造就人才之上。有些教师,招收研究生主要是为了完成自己承担的科研任务。将博士研究生纳入导师的科研课题,在国内外都是一种流行的做法,本来无可非议。但若是本末倒置,把研究生当成“科研机器”,就是不正常的倾向了。由于国内近年来浮躁的学风愈演愈烈,这种倾向更加有增无减,以至发展到有的教师同时培养几十名研究生,像开研究生班一样,这是极不正常的。关于这一点,我在后面还要分析。这里我只强调,研究生培养的根本目的是造就人才,单位和导师都应当努力营造人才成长的环境,诱导研究生走健康发展的道路。如果我们的学校都能成为培养国家栋梁之材的摇篮,我们的博士生导师都像苏步青先生那样以培养超过自己的学生为己任,那就理顺了人才与成果的关系,我后面将要讨论的其他几个关系就有了正确的出发点。

这样讲,是否贬低了出成果的意义呢?当然不是。从事科学研究,是博士生培养中的重头戏。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否则出人才也是一句空话。出人才和出成果是良性互动的关系,以人才促成果,以成果促人才,这是没有疑义的。多数学科,特别是理工科,导师将博士生组织到自己承担的课题中,分工合作地完成一项总体计划,是正常的办法。因为这样可以发挥导师的专长,也可凝聚博士生的集体力量,在研究方向上体现了国家、导师与研究生的一致。有些学科,例如数学和一些文科,导师给博士生出的题目在自己的研究范围之外,在这种情况下博士生的科研课题可能独立于导师科研课题之外,甚至发表论文时导师不署名,这也是正常的。尽管具体做法有所不同,但鼓励博士生通过科研出成果,是公认的。问题的要害在于,绝不可以把博士生当成廉价劳动力使用。

二、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博士生的数量与质量问题,涉及博士生导师的数量与质量问题,所以先博士生导师谈起。我国建立博士学位制时间不长,但发展很快。要培养合格的博士生,就需要遴选合格的博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的遴选方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中后期,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分设的学科评审组负责在全国范围内由候选人中遴选博士生导师。对每届新增博导的人数有严格限制,一般每个授权点的每个二级学科最多1~2人。我记得有一届生物学科评审会上,在30多名候选人中规定只选5名,其严格可想而知。由于博导遴选要通过全国的竞争,所以当时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无形中被看教授之上的一个级别。从80年代后期开始的第二阶段,是将博导的遴选下放到重点高校与科研单位,由授权单位的学位委员会执行。为了不致影响博导质量,对遴选标准与人数也有较严格的规定,但是自评以后遴选的博导人数较早期大为扩增。第三阶段是从前几年起,按照与国际接轨的做法,进一步淡化博导头衔,规定在岗教授只要具备相应的条件均可招收博士生,最近又开始试行副教授招收博士生。这样,博导就不再认为是一个级别,而是一种职责。总的看来,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解决了博士生导师和博士生从无到有的问题;90年代以来解决了从少到多的问题。现在,一大批在第一线拼搏的、年富力强的学者接过了老一代学者的重担,使我博士生培养事业蓬勃发展,不仅数量不足问题得到缓解,而且正在与时俱进地造就出一批批高质量的博士生。长江后浪推前浪,主流是好的。然而在大发展中也产生了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的弊端。尤其是近年大力推行研究生扩大规模,隐患日益凸现。即使在发达国家,一般每位导师的实验室只同时容纳几名至十几名博士生。因为他们的工资是由导师科研经费中支付的,占了总经费相当大的份额,有此制约,也不可能盲目多招生。人数尽管不太多,但成果的产出却很高。究其缘由,除了他们实验室总体水平较高和条件较好以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学术氛围较好,教授博士生都在潜心从事学术研究,较少杂务干扰,所以工作效率也高。在国内也有相似的例子。我校讲座教授王志珍院士就曾讲过,她坚持每届只招1~2名博士生,自己也在实验室工作。她们靠着共同切磋做出了系统、创新的研究成果。我本人也有切身的体会。我招收过11届博士生,已毕业了9届,但和周嫦教授招收的博士生一起,平均每届不超过3名。凭着我们自己和为数不多的研究生的拼搏,做出了有一定特色的成果,获得了1991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与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毕业的研究生中,已有6人在国内外任职教授。事实证明人数不太多并不一定不能取胜,用通俗的话讲就是“精耕细作”胜于“广种薄收”。当然,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多培养一些博士生,所以适当增加人数是好事,可以为国家多做贡献,但要量力而行,过多则滥。我想提出这些深层次的问题供领导部门和各位导师参考。

三、严谨与创新的关系

既然博士生培养的根本目的是造就高质量的人才,那么什么才称得上高素质呢?素质很难用一杆秤衡量,它是多种因素的综合表现,而且各个学科对人才的要求也有差别。不过就共性来说,我以为有两点是主要的:第一,我们要培养的是具有真才实学的、而不是虚假的人才,用时下流行语就是要“真货”,不要“假冒伪劣产品”。一个人能力有高低,成就有大小,但只要实实在在,就能对社会有贡献;而弄虚作假的结果,可能得意一时,终究会被历史揭穿。古今中外不乏有才华的人甚至学术权威,当谎言一旦揭穿也就声名扫地,我们应当引以为鉴。作为博士生导师,要将品格培养放在首位。对当前研究生中滋长的一些不良倾向,学校和导师都不应该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导师本身更应该在学风上充当良好的榜样。对那些学风正派、勤奋工作的研究生导师,学校要大力扶植,树立正气。

然而,仅仅具备前一种素质是不够的。我们要培养的是具有创新精神的、而不是人云亦云的人才。中华民族曾经有过创新的辉煌历史,但近代由于种种原因衰退了。这有深刻的经济与文化根源。当前学术界正在探讨其中的原因,还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撇开经济基础不谈,单就文化背景来看,就有两种相反的观点。例如有人主张尊重传统文化,重提尊儒;有人则反对。我个人对文化是缺乏研究的,本来没有发言权,但我认为有些复杂道理讲穿了其实也很简单。我觉得尊重传统和不赞成尊重传统都有一定的道理,这要看从哪个角度看问题。从培养规规矩矩、实实在在的人才这个角度看,提倡传统教育确有必要。要通过吸收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当然也包括外国文化中的精华),净化人的品质,提高人的道德修养,规范人的行为准则。但是,从培养创新思维这个角度看,中国文化中过于强调传承、不注重质疑、不敢挑战权威等消极成分,确实影响了人们创新潜能的发挥;只有打破这种思想禁锢才能使创新人才破土而出。所以,以上两种分歧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可以互补的。具体到博士生培养上,就要处理好严谨与创新的关系,争取达到严谨而不拘泥、求新而不夸张的境地。导师在这两方面应当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对研究生施加力所能及的正面影响。有时也许一两句话、一两件事,就可以影响学生一辈子。

四、宏观指导与微观指导的关系

导师在指导方法上要注意宏观与微观两方面。所谓宏观,是指从战略高度指引研究生如何治学,如何在科学研究中“登堂”、“入室”。要按照认识发展的规律,因势利导地诱导学生成长,而不是越俎代庖、揠苗助长。对研究生的过分限制,不利于优秀青年脱颖而出。导师固然是某一学术领域的专家,但不可以权威自居,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挑战权威,包括超越导师自己。我在指导研究生中,不止一次给他们出难题,鼓励他们挑战国际同行,走自己的路,突破现行的研究方法,做出有特色的成果。现在他们中有些已经成为博士生导师,正在做超过我当年的工作。所以,当一名好的博导,首先善于在方向性的大局上加以指点,就像一名好的将官要善于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一样。

但是这还不够,还要勤于亲临火线,做好战役、战术的指导,就是说要在微观上把关。根据我的经验,研究生在三个环节上尤其需要导师把关;一是入学后刚刚进入新的领域,需要严格的培训,练好基本功。二是碰到关键性的难关而又难以逾越时,需要从旁出谋划策、排忧解难。有一个例子:我们在安排一次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时,原来预定的研究方案因为培养材料大量霉变而严重受阻,研究生苦无对策。我们及时召开紧急会议,经研究决定放弃原定方案,采取新的策略,终于转危为安,实验取得了比预定目标更好的结果。三是当研究取得成绩要发表论文或撰写毕业论文时,需要导师严格把关。论文是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具有长期的文献价值和广泛的传播影响。初学者为了赶进度,往往虎头蛇尾,在最后一关匆匆了事。有些教师为了希望研究生在毕业前多做一些实验,对于最后这道关口也不够重视,结果把本来很好的实验结果变成了资料的堆砌,既降低了论文质量,也影响了研究生水平提高。须知实验资料好比毛坯,“玉不琢不成器”,需要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总结提炼才能上升为规律性的认识。导师应该想到给研究生预留充分的时间来反复修改论文。最好第一遍只提意见,让他们自行修改。定稿前还要仔细审阅,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与规范上严格把关,甚至细致到在图表数据的核实、标点符号的使用、参考文献的排列等细节上都要尽可能消灭错误。须知一个小数点的位置错了都会给读者带来很大的害处。

讲了许多,为的是抛砖引玉。衷心祝愿各位肩负起培养优秀人才和夺取优秀成果的历史重任,继往开来,将博士生培养的崇高事业推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