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培养过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调整培养目标  优化培养过程

创新管理制度  提高培养质量

            ??武汉大学硕士生学制改革工作总结

 

当前,培养大批不同规格与层次的创新人才和为国家自主创新做出更多贡献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两项战略任务,而两项任务的结合点在于研究生教育。面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对研究生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我校积极探索培养多样化、创新型、高质量人才的研究生教育制度,并于2004年全面实施硕士研究生以两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改革。在学校的统一部署和各培养单位的支持、配合下,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稳步推进,初见成效。至今,第一届两年制(2004级)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论文答辩后,已顺利毕业。两年制硕士毕业生受到广大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就业率与三年制硕士毕业生没有显著差异。事实证明,我校硕士生学制改革得到了社会认可,取得了初步成效,也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

 

一、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明确学制改革的目的

2004年4月,学校召开了首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顾海良书记、刘经南校长、黄从新副校长等分别对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并对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进行了统一部署。          

顾海良书记指出,要用创新精神来指导和推动研究生学制改革。他强调,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应是多样化的。学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着重抓好培养方案设计、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的改革。

刘经南校长明确指出,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研究生教育发展,用科学人才观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他强调,学校的人才培养应有多个层次,同一层次也应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的教育层次,需要有不同的教育目标、教育模式、质量评估体系和标准。硕士研究生教育要注重培养通才型的专才,即宽口径,高能力的专业型、应用型人才。硕士研究生学制要以两年制为基础,实现弹性化。

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黄从新教授指出,要强化质量意识,推进制度创新。学制改革应突出“质量”和“创新”两大主题。必须改变过去那种统一教学计划、统一学制、统一学习与考核方式、统一管理的“大一统”培养模式。要针对学术型、应用型等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实施灵活的、多样化的培养方式,设计不同的培养进程,确定不同的质量评价标准。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周叶中教授对学制改革作了部署。他强调,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认真学习和领会校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提高对学制改革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改革目的。硕士研究生实施以两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既为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所提倡,又符合国际国内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学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要,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硕士研究生教育日益增长的强烈需求,适应硕士研究生教育由小规模、单一的学术性人才培养,向较大规模的、高素质、多样化人才培养转变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也是为了调整学校人才培养结构,树立多元人才观,同时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形成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有效机制。

会后,学校和研究生院又多次召开由各培养单位负责人、知名专家、研究生导师、研究生代表等参加的专题会议,听取他们对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的。在广泛调研和反复修改的基础上,学校出台了实施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的系列文件,硕士研究生实行以两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改革,在2004级硕士研究生中拉开序幕。

 

二、调整培养目标  培养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根据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客观要求和教育目的而制定的,它规定了人才的规格和发展方向。培养目标决定学制的构建、培养模式的选择,以及课程体系的设置。实施硕士研究生以两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改革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培养目标的调整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将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较高学术和科研水平的教学、科研人才方面,与此相适应,硕士研究生学制也一般规定为三年。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博士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博士研究生日益成为教学、科研的主力军。为适应社会需求,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规格趋向多样化,出现了MBA、MPA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也有了学术型和应用型之分,因而对其培养目标的定位须随之进行调整。因此,学校从宏观角度将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为:坚持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并重的原则,按照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类人才”标准,通过培养,使研究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并达到以下要求:(1)应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2)应能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教学、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与管理工作的能力;(3)应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运用该门外国语听、说、读、写和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研究生院要求各培养单位根据学校的总体要求和各学科的特点,调整培养目标,重新设计课程体系。

研究生院要求各培养单位根据学校的总体要求和各学科的特点,调整培养目标。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明确实行两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要的专门型和职业型人才。全院各专业对培养目标进行了相应的调整,重点是由原来主要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向培养专门人才和职业型人才相结合的方向转变。

     水利水电学院组织导师学习相关文件,调整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由以前的纯学术型调整为应用型和学术型两类。应用型硕士生的培养注重应用技能、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更多地满足职业需要,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学术型硕士生的培养则注重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

口腔医学院根据自身特点,在要求研究生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将研究生课程由原来的一年学习时间压缩为半年时间,一年科研或临床时间,半年论文及答辩,使其初步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担任口腔医学临床工作的能力。

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针对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的特点,通过院学评分会讨论,明确了硕士研究生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方面应达到的广度和深度,要求在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的基础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初步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结合自身特点,要求注重拓宽培养口径、培养专业基础厚实、兼收中外文化之精华、知识结构合理的研究型与应用型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三、转变培养模式  实施分类培养

实施以两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要求改变单纯培养学术型人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以学术型与应用型并重,并逐步向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过渡,而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应主要放在博士生教育阶段。为此,学校提出对硕士研究生实施分类培养,加强中期考核分流,鼓励符合条件的硕士研究生提前攻博和硕博连读。

学校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进行中期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表现及道德品质状况;硕士学位课程考核成绩;科学研究能力与科研成果质量;身体健康状况等。中期考核的结果分为:(1)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包括:不具备攻读博士学位条件者;不愿意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者。此类研究生继续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硕士课程学分,并进入硕士学位论文研究阶段。(2)攻读博士学位。此类研究生须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硕士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学分,于第四学期开始学习培养方案规定的博士学位课程,并进入博士学位论文研究阶段。

电子信息学院在尊重学生意愿和学科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将硕士研究生培养大致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模式。学术型培养模式重在理论问题、前沿问题的理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用型培养模式重在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一年的课程学习后,进入课题组从事研究型的课题研究,鼓励他们“硕博”连读,注重学术积累,并使培养工作具有连续性,以便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后,具有从事科研工作的基本素质;对于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则要求他们能进入一个或几个实验创新平台,验证或设计实验,从事研发实验工作,重点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经济与管理学院为更好地发现与培养人才,在“硕博”连读和直接攻博两项工作中积极探索有效办法,制定了相应的指导性政策,以保证有不同培养潜质的学生按照各自合适的培养模式进行培养。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对科研能力较强的优秀学生以提前攻博的方式进行培养,以使其进一步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高深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能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计算机学院在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结束之后即进行中期考核,考核合格者转入下一阶段的毕业论文选题、撰写;考核成绩突出者,可直接申请攻读博士学位。为了学科的交叉发展,学院还特别注意招收一些跨学科专业的学生,例如电子通信、城建、资源环境等专业的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在物理学的所有二级学科,以及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等三个一级学科点,实施分类培养模式,即:以课程学习为主的“课程学习型硕士生”和以科学研究为主的“科学研究型硕士生”。对两类培养模式分别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学习和科研要求。

 

四、重组教学内容  推进教学改革  优化培养过程

过去按三年学制设置的硕士研究生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内容陈旧和重复较多,缺乏配套的、整体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学科发展趋势的内容;重理论、轻应用;各门课程之间协调性差,等等。这样的课程体系,不仅拉长了人才培养的周期,而且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不利于应用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实施以两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改革后,学校提出要改革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重组教学内容,优化培养过程。

首先,拓宽培养口径,各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不拘泥于二级学科的界限,在突出学科特点的同时,优化课程结构。

其次,课程设置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追踪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和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开设高新技术课程和交叉学科等研究性课程,以及各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面向实际应用领域的实用课程。

第三,在保证每门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同时,精选和重组教学内容,解决彼此重复的问题。

第四,课程设置的弹性化。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选”字,并且打通院系之间、专业之间的壁垒,同时整体化、弹性化地设计课程。

第五,课程设置要处理好专业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个性化学习之间的关系,为研究生的自主学习构建一个合理的知识平台。

全校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根据宽口径、厚基础、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原则,科学设计研究生课程体系,每一个一级学科设置4到6门学科通开课。与此同时,学校加强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特别是加强一级学科通开课程建设,每年立项建设50门左右研究生精品课程。以通开课教材建设为重点,每年出版20门左右的研究生教育创新系列教材。

学校进一步深化研究生公共课教学改革,推进研究生英语课和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英语课着重培养研究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应用能力;政治理论课按“专题”讲授,建立研究生政治理论课讲座专题库和校内外讲座专家库,确保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水利水电学院本着“学制缩短,质量提高”的原则,修订培养方案。学院依据培养目标,对课程设置进行“瘦身”,在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论证的基础上,通过精简、重组等形式,按照二级学科或一级学科的内涵和知识面来设置课程,将课程压缩到52门,彻底杜绝因人开课、导师开设的课程只有自己指导的研究生选修的现象。该院新的课程设置体现了如下特点:一是体现学科的基础性,重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强化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反映学科的前瞻性,让学生及时了解学科领域的最新动态、热点问题、研究前沿,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三是注重思维方法的训练。

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在征求全院广大教师意见的基础上,经院学评分会认真讨论,开设了6门学科通开课,并确定了每门课的课程负责人(均由教授、博导担任),由课程负责人牵头,组织相应研究方向的教授、博导上课,上课前,大家通过集体讨论设置课程计划,严格按照课程计划认真备课和授课。8个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必修课也有相应的负责人,其中物理化学研究方向必修课的课程计划,是在查全性院士亲自指导下反复修改确定下来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研究方向必修课则由卓仁禧院士牵头,组织本学科所有研究方向的老师上课,确保研究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动力与机械学院整合课程资源,对培养方案进行梳理,大幅度取消了原来非常专业和狭窄的方向课程,每个专业新开出了基础性、前沿性的综合课程。尤其是打破专业界限,整合相关课程资源,面向全院研究生各专业开出了8门通开课程,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文学院按照学校的要求,结合学科实际,制定了调整课程设置的原则:一是拓宽基础,加大学科通开课比例;二是重视应用,增设应用性强的课程;三是扩大选修范围,增加选修自由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在突出学科特点的同时,优化学科结构和课程体系,使之更符合新的培养方案的要求。加强一级学科通开课建设,每个一级学科开设4门通开课,在节约大量教学资源的同时,扩大了研究生的知识面,培养了研究生的宽广视野;调整教学内容,根据学制改革、实际学习时间减少的情况,要求各门课程适当精减基础知识内容,增加应用性和实践性内容,以培养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学院还统一规定,要求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年内完成所有学位课程的学习,以便第二年能集中精力写作学位论文。

 

五、创新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实施以两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改革并不是某一层面、某一范围的工作,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通过创新研究生教育制度体系,以与之进行配合和提供支撑。

首先,根据新的课程体系,合理安排课程计划、课表排列、教师授课、学生选课以及教室等,为学生跨专业、跨院系选课创造必要的条件。

其次,摈弃传统僵化的学籍管理制度。在学生入学注册、休学、复学、转学、转专业、结业、缩短或延长学习年限等方面,采取更加灵活的动态管理体制,重视目标管理,充分调动研究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实行学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而不是降低要求。因此,学校一方面制订相关规定,强化研究生指导教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成立“研究生教育检查评估专家组”,加强对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促进管理的科学化,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第四,制订了一套与实施以两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相配套的研究生学习成绩考核、评价方案。考核的方式多样化,废除一考定终身的制度,建立课程重修及重新考试制度。把学习的质与量有机结合起来,为研究生今后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以培养质量为目标的管理体制,要求强化质量意识,树立以研究生为中心的管理原则,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研究生管理工作适应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生的管理方式由以行政为中心转变为以研究生为中心。

第一临床学院建立并完善教学评估体系。作为临床学院,其教学管理工作主要是负责研究生专业必修课的开设。在开设专业必修课上,学院要求各二级学科博导、硕导授课率必须达到95%及以上,并制定听课制度,要求教研室选派老师和学生同听一堂课,对该堂课进行教学评分,以此作为年终评选优秀研究生教育集体、优秀任课老师的依据。在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中,学院针对不同类型医学专业的特点,将中期考核工作细化,制定了“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评分体系”,要求学生采取多媒体形式进行汇报,为以后的学位论文答辩奠定基础。

经济与管理学院加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考核与管理工作。建立有效的考核与激励措施,要求导师在培养过程中了解自己所带研究生的长处,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使他们按照自己的特点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导师要学会带研究生,要学会挤时间,经常过问研究生的成长和学习;改变指导方法,针对不同就业倾向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培养或指导方案,进一步调动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

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研究中心改进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起质量监督和激励机制。一是明确教师职责和工作重点,各司其职。实验室对每位指导研究生的项目组老师,都有任务目标、工作重点、职责范围等方面的要求;二是建立严格的考勤管理制度。除认真执行学校颁发的研究生学籍管理条例外,还专门制定了《研究生考勤管理方案》;三是对优秀的研究生进行奖励。为鼓励每个研究生勤奋学习、认真工作、全方面发展,实验室制定了《优秀研究生奖励方法》,每年定期对各方面优秀的研究生,进行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设立了“突出贡献奖”、“科研专注奖”、“最佳团队精神奖”、“最快进步奖”、“最佳组织奖”等五种奖项,从科研经费中拿出一定经费,奖励获奖研究生。

动力与机械学院开发了符合本院实际的研究生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并且实现了与研究生院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便捷而无缝联接。在教学管理上,追求精细化管理,让每位导师和同学能够在最短的时间,获取所需的教学、讲座、科学研究等信息,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培养质量。

回顾两年多来的历程,尽管学制改革从总体上取得了成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予以解决。例如,如何进一步贯彻分类培养的原则,完善各学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使其更具有针对性?怎样充分体现学制的“弹性”?如何改进硕博连读的培养计划,使课程设置、科研活动等更具贯通性和系统性?如何进一步完善学制改革配套措施,以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等等。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研究生学制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全局性、根本性的改革举措,“牵一发而动全身”,它带来了人才质量观、培养模式、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全新变革,也给培养单位、管理部门、后勤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将坚定不移地推进研究生学制改革,总结改革经验,完善配套措施,为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高质量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