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适应新时期发展形势的研究生培养体制

探索适应新时期发展形势的研究生培养体制

??就研究生教育若干问题专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皓明教授

 

研通社记者  张庆丰 任玮玮

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教育制度以来,我校的研究生教育事业在提高中不断发展。近几年来,全国高校包括我校普遍扩大了研究生招生规模,在校研究生数量有较大增长。这种情况下,招生数量和培养质量的关系如何、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发表论文的数量要求有无矛盾以及研究生培养的发展目标等问题格外引人关注。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些问题?带着这些疑问,研通社记者于517日采访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皓明教授。

关于研究生招生数量和培养质量间的关系

记者:近几年全国高校普遍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如何看待在研究生培养中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在鼓励硕士生两年毕业的趋势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否会受到影响,学校有些什么措施来应对这种影响?

陈老师:研究生的扩招与本科生的扩招相比有个滞后,主要始于0102年。据我所知,现在全国每年博士生招生5万多,硕士生30多万,这个量是很大的,对很多新成立的学校和学科提出了挑战。招生数量与培养质量的关系取决于师资力量和培养条件。对于新办的学科点,师资力量不是很强,办学条件还没有成熟的话,如果一下扩得很厉害,就会对教育质量有影响。清华多少也会存在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全国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学校很早就认识到了这点,这几年固定了博士生的招生规模,减少了学术类硕士生[h1] 的招生规模,扩招主要是在非学历教育的专业学位[h2] 上,如MPAMBA等。

硕士生两年毕业还是三年毕业并不一刀切,关于培养年限有一个重要因素是硕士生的定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80年代初,我们刚刚开始培养硕士,当时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都急需人才,而博士生的培养条件??经费、导师都不足,那时硕士生念三年,是一个比较完整的、高质量的培养过程,这种硕士生的水平当时是高于国际水平的,恰好填补了80年代的人才空缺。在当时国情下,这批学生念三年是合理的。我校硕士生在前几年,大约有15%的硕士生两年毕业,10%两年半毕业,剩下的是三年毕业。

随着国家培养博士生能力的增强,在硕士面向国家建设的需要更加以应用型为主的情况下,考虑学生本身的发展,学生在两年时间内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如果再继续坚持硕士生学制三年,就没有多少道理。再举个例子,中国学生一般在高考前学习效率最高,用这个标准衡量我们的研究生,现在发挥出来的可能只有那时的60%70%。研究生这段念书的时间,是能力很强、活力很强、记忆力很强的时候,如果这段时间保持一种低效率的状态,对人的将来非常不利,这不光是一年时间的问题,而是可能养成的科学作风、奋斗精神都不够扎实。学校根据大趋势,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提出了比较切合实际的方案,对国家有利,对个人也有利。希望多数的人能够两年毕业主要是提高培养效率,而不是简单的一句“清华大学硕士两年毕业”。目前我们并没说所有的硕士生都要在两年毕业,如果两年不毕业我们就把你除名。不是说一定要两年,高等教育法也规定是两到三年。用行政手段完全一刀切是不顾个体差异的。研究生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跨学科的,另外,人和人也有不同,有的人聪明一些动手能力强一些。今年是实行这个政策的第二年,两年毕业的比例会上升,但是不可能达到100%。为什么很多的地方有阻力呢?这就牵涉到“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有些教师希望学生拖的时间长一些,项目的延续性可能也有这个需要。但是我们学校里一直强调,培养人是主要的。我们学生来是接受培养的,我们要通过搞项目、搞研究,把学生培养起来,而不是专门给老师来搞项目。这两个是相辅相成的,但要以培养人为主要目的。

在教学计划安排上,并没有减少学分,而是把教学计划更加紧凑化、模块化。比如说把一部分16周的课安排为8周,让学生在时间安排上灵活一些,还在入学前两周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辅导,并加强能力的培养,所以没有减少教学内容。同时保证科研时间多于教学时间,基本上是按照54这个比例考虑的。唯一可能有所变动的指标是发表论文,研究生写出论文是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的体现,我们强调论文写作是对一个研究生的必要训练,论文还是要,我们的要求是要能写出可供发表的论文来。,只是说它不一定能赶上发表,因为发表是有一个周期的,各个系掌握得不一样,我们还是坚持培养标准不变,研究生必须会写论文。

关于博士生创新能力

记者:在鼓励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进行学术创新和学术交流方面,研究生院近年来都有些什么具体措施?目前来看,效果怎么样?

陈老师:学校一直在强调博士生创新问题,研究生院在本世纪初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2000年的时候就召开了博士生培养工作会议,后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就要培养同学的创新欲望,这个欲望来自于同学对所从事工作的兴趣和责任。兴趣和责任是必须要有的,没有责任感的话难以持久,而没有兴趣的话是不会去动脑子的。我个人认为兴趣和责任是创新的动力,然后告诉同学怎么创新,逐步引导同学先取得一些成果。其次导师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方面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学生以欣赏的角度对待研究的问题。物理学大师、诺贝尔奖获得者费曼曾经对他的学生讲过一段话:我给你们讲物理课,不是说教给你们一个谋生的本领,也不是说让你懂得物理以后,可以去做一些研究工作。而是让你们以一个真正的物理学家的角度来看问题。”大师的话是很有意义的,培养学生不仅是要教给他们知识,而是要通过这些知识和言传身教提高同学们的境界。导师的各种启蒙教育是创造责任感的条件,学校要做的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角度把学生引到这个境界上去。

有了这两个前提条件后,学校创造各种条件,比如说通过博士生论坛、学术沙龙、大力改善网络条件、提供国际学术交流机会、出国开会经费支持等,让大家看到这个学科的绚丽和灿烂,引起思想的交锋和争鸣,也让学生和国内外学术大师能够面对面接触,站在同一个舞台上,以此来促使创新。中国的学生对自己比较缺乏信心,认为自己的东西不如人家的,有时候不敢去下一个结论,这样的情形逐步会改变。研究生院除了构筑交流平台以外,在培养环节上也加强了管理,来提高学生的平均水平。学校管理部门管质量标准平均线,管住质量的均方差,使总体质量不断提升。从效果来看,博士生的水平还是比较稳定的。我们博士生全国优秀论文的数量总是全国高校第一名或是并列第一名,一届不能说明问题,而我们已经连续8届了。从我们的学生与国际上交流的水平来看,总体质量还可以,提高很快。

 

关于研究生培养的发展目标

记者:您觉得目前我校在研究生培养方面还有哪些不足?将来的发展目标如何?

陈老师:清华本科教育积累了很多经验,研究生培养积累得还不够多,而且与本科教育有很大差异,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队伍,研究生跟着教师走,质量取决于教师队伍平均水平和教师队伍中突出人才的水平,这是我们的一项弱势;第二,我们在科研中,模仿性的项目太多,自主创新不够。怎么样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在制度上还有没有哪些地方压抑、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性的发扬?比方说前一段时间要求学生保证发表文章数目。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地看,提出文章数的要求,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起了积极的作用,1998年,我们一年SCI文章200多篇,不仅是学生不大会写文章,教师也不大会写文章,而世界排名在200名的学校就有20003000篇,差距非常大。这个时候学校就必须采取一些措施,要提倡发文章,让大家学会写文章。通过几年的方针指导和努力拼搏,我们已经能够在国际的学术舞台上发表文章有发言权。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不好的倾向,就是政策的导向在某些地方有时候会走到反面去,变成去追求发表文章。列宁说过,真理往前走一步,就是谬误了。鼓励发表文章与追求发表文章,是两个不同的目的,鼓励发表文章,是为了科学上的发展,为了研究成果的交流;为了个人利益去追求发表文章会走到反面上去,更多的话,两个星期一篇文章,那是制造文章了,不是写科学论文了。当然我们的奖励政策、评估政策有一些问题。

我们要培养或招聘一支高品质的师资队伍,调整一些科技政策,在评估体系上比如说论文发表的要求也会在保持原有的积极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做一些相应的修正,逐渐在管理上进行改进。前几年是让大家学会写文章,下一步是写好文章,再进一步写出对学科对行业起推动作用的文章。现在我们的管理比较多一些,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基本上轨道后管理就少一些。

这是从业务方面来讲的,但人才培养最关键的还是全面素质的提高,需要培养研究生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为人处事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战略眼光。但全面素质的提高,不像上课那样简单,也决不是考试第一名的问题。清华这一点不见得比别的学校有优势,或者说这个方面的优势不如我们在业务上的优势那么明显。谈到树立远大理想和战略眼光的问题,近年来就业选择上有一些不好倾向。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发展的机会并不都集中在北京,如果我们都集中在北京会怎么样?对个人来讲,所有的种子种在一个花盘里,没有那么多的阳光和雨露;对学校来讲,清华的影响将不出北京城;对国家来讲,清华号称集中了那么多精英,但是很多地方得不到精英。这是战略的问题,眼看在北京工作条件很舒适,但很可能一辈子做一些文案工作,而在外面就可能是栋梁之才。为什么九十年代的时候,所有重要岗位上都有清华的学生影响,他们都是靠锻炼靠长期艰苦奋斗冒出来的,没有前面的十年二十年的吃苦,哪有现在公认的领袖型人才?对此一部分清华研究生的思想准备不足。我们提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不是只为了让清华跻身于一流大学,跻身于一流大学是个过程,真正的目标是清华能为国家,社会,和人民不断作出更大贡献.

 


 [h1]是否恰当,请指示

 [h2]是否恰当,请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