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科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初探

我国工科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初探

 

● 赵世强   韩成宇   

北京科技大学100083

 

[摘要]:本文回顾了我国工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揭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立足于工科研究生教育质量观,探讨了如何在新形势下,构造工科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

关键词:工科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工科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国家工科教育和工业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迄今为止,我国工科研究生教育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培养了大批人才,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由于我国在设立工科研究生教育之初,片面地学习苏联的教育模式,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作为高层次的工科研究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尽管基础知识掌握的非常扎实,应试能力很强,但与其他学科的交汇不够,特别是人文知识尤为欠缺。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的更新、交融速度不断加快, 特别是受到信息、新材料、能源和生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 各学科本身已经发生质的变化。这种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是当前工科发展的显著特点。在这种新的科技发展形势下, 在市场经济的要求下, 特别是在加入WTO而带来的直接冲击下, 工科研究生教育呈现出许多崭新的问题, 并对研究生教育现实和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我国工科研究生教育的主要问题

1、工科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类型

我国从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到1984年,工科研究生的培养只有工学硕士一种类型。1984年由北京科技大学与清华大学等11所高等工科院校一起向教育部提出了《关于招收培养工程硕士的建议》,并获批准。1985年,首先在北京科技大学进行试点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目前我国工科研究生有工学硕士和工程硕士两种类型。

工学硕士学位是以学术研究为主,重在求知,探索新知识,其比较重视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设置,课程内容侧重原理,重视理论性、分析性,要求毕业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工程硕士学位强调专业实践,重在求实,使学有所用,更加重视应用性、实践课程的开设,课程内容侧重讲事实,重视应用性,要求毕业生既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又熟悉相关专业领域,工程硕士毕业生主要为大型企、事业单位服务。

2、工科研究生教育的主要问题

1)传统知识与高新技术知识、人文知识的交融与侧重问题

在工科研究生培养中,既要有经典基础知识的传授,又要有学科新方向的探索。在保持专业基础与特色方向的同时,需要高新知识的大量交叉。如机械电子工程、机械信息学等就是机械工程与信息、电子技术交叉融合并在近十几年内发展起来的。除此之外,许多工科中的新研究方向也都是如此,因此如何把握专业知识的“新”与“旧’的辩证关系,是整个工科研究生教育的首要出发点。同时,工科领域的研究生还应注意人文素质的培养,陶冶自我情操,变专才为通才,以增强职业可塑性,能够在不同领域施展自己的才华。

2)工科研究生规模与培养质量问题

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大,工科研究生规模也在急剧增加。而在师资和硬件条件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的情况下,随之而来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保证或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规模的扩大往往会导致培养质量的下降,这在国际上已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培养质量,是决定研究生教育的前途命运的大问题。

3)工科研究生的学习投入程度与专业取向问题

市场经济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我国目前乃至相当长的阶段内的必然现象,工科研究生未来就业的多样性将直接影响其学习的投入程度和对专业的重视程度。不少学生并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工科的本专业上,而为了毕业后跨专业深造或跨专业发展,重点学习英语或管理等其它热门课程。

4)实际科研能力的培养与合作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在工科研究生培养中,往往需要走出去,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展合作,或者通过科研项目带动研究生的培养,这样不可避免地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培养侧重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甚至发生培养主体目标的改变。

5)工科研究生完成的阶段性成果与学科发展的连续性问题

工科研究生的科研工作由于受到学制和个人能力的局限,一般只能完成阶段性成果,而学科的发展是数十年不断积累才能体现出来。在学科发展的不同方向上,通过工科研究生的科研积累,保持稳定而且不断进步,是工科研究生教育对学科建设的重要贡献之一。当然,对于一个具体的长线重大课题,也往往需要工科研究生的阶段性成果,呈现出与工科研究生培养阶段性同步前进的特点。如何在现实工作中实现工科研究生的阶段性成果的继承与发展是当前易被忽略的问题。

6)工科研究生教育中的研究文化建设问题

工科研究生教育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研究型的大学尤为如此。在实施工科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同时,在所属的学科方向上,努力构造一种学术自由、科研端正而又踏踏实实的研究文化,使本学科具有独特的研究风格,是探讨研究生教育长远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1]

二、我国工科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在知识经济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的背景之下,针对我国工科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与现状,为了解决我国工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我国急需建立工科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以确保我国工科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与后续发展。

1、            工科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观

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共识。早在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首届高等教育会议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就指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所谓“多层面”,包括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等纵向层次,也包括研究型、理论型、应用型、技能型等横向层面。对于纵向层次的质量要求不同,人们比较清楚,而对于横向层面的质量保证体系不同,则往往被人有意无意地忽视[2]。工科研究生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研究生教育,应坚持走有自己特色的道路,明确其质量观和质量保证体系,这也是衡量并改进其质量现状的基础。

1)“应用性”质量观

工科研究生学位的质量应强调“应用性”,即教育活动对现实社会的实用性,根据所培养的人才服务社会的效果来衡量其教育质量的高低。如果一个“产品”(毕业生)仅仅是学科标准上的合格,而不符合社会需要,就只能说是“合格的废品”,相应的这种教育也就不是高质量的。

2)“综合性”质量观

工科研究生教育应强调一种综合性的质量观,强调所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以及职业道德等各个方面是否符合相关职业的要求。

3)“发展”的质量观

工科研究生教育还应关注学生发展的后劲,即他们走出校门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表现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和开拓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            工科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招生录取

培养方案

课程学习

课题实践

学位论文

学位授予

 

 

 


着眼于工科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观,建立工科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狭义的角度看应努力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建立一支高素质、负责任、业务强的导师队伍。其次,强化课程教学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只有拥有一个宽广先进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具有新时代知识结构特征的研究生,才能培养他们将来的“后劲”。“基础设施”包括培养方案、教材建设、电子课件和网络化课程、双语课程、考试方法、学术活动等。另外,推行研究生从“入”到“出’的全程动态量化管理,依靠过程管理保证培养质量。

 

招生录取

培养方案

课程学习

课题实践

学位论文

学位授予

招生录取

培养方案

课程学习

课题实践

学位论文

学位授予

从“入”到“出”的全程动态量化管理就是对整个工科研究生培养质量形成的过程进行动态、量化管理,即通过建立指标评价体系,不断跟踪反馈工科研究生培养质量进展、成果,保证工科研究生教育质量沿着正确的轨道不断改进、发展。一个完整的工科研究生培养质量形成的过程包括研究生招生录取、培养方案、课程学习、课题实践、学位论文、学位授予等环节。在这个过程中,研究生培养质量不仅受到高校的从学科建设、培养方案、生源、导师、教师、学术环境、物质条件,到教学管理、科研管理、高校文化等内部要素的影响,还受到国家有关经费划拨、高校建设、学科规划、培养模式、招生计划、培养工作、学位授予、学籍管理、思想教育、质量评估、毕业就业等方面政策法规的制约。同时,无论是教育行政管理者、办学者,还是学生、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都会受到社会、经济、市场环境的影响。工科研究生培养质量形成的过程见上图。

图中表明了工科研究生质量形成的全过程由招生录取、培养方案、课程学习、课题实践、学位论文、学位授予等六个质量环节组成,并与高校的导师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条件密切相关。这些环节共处于一个系统中,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互相促进,可见工科研究生培养质量形成是一个系统,要用系统的观点来保证质量;工科研究生培养质量形成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而且随着研究生届别的提高也是一个不断改进、提高的过程,质量形成又是一个过程,要实行全程管理;工科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各个具体部门和人员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程度上对工科研究生质量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是质量管理的主体,要把提高全员素质作为质量保证的关键;工科研究生培养质量形成过程,还受到高校外部各种环境的影响,如工科研究生研究课题的所属厂矿单位,所以工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建立工科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不能只局限于研究生教育系统内部,还要充分分析研究生教育与其同系统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亚男,韩清凯. 工科研究生教育探析. 辽宁教育研究,2002(9):35-36.

[2] 李煌果,王秀卿. 研究生教育概论.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

赵世强,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招生生办公室  副主任  助研

韩成宇,北京理工大学综合办公室  副主任  助研

  文,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副院长  副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