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动态

学会动态 会议纪要

澳、新研究生教育国际研修班总结

 

澳、新研究生教育国际研修班总结

武景琪    杨万海

 

2005年3月21日至4月2日,我们一行11人,参加了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咨询培训部组织的澳、新研究生教育国际研修班,实地考察了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大学、新西兰的奥克兰理工大学和梅西大学等三所大学,参观了悉尼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格利菲斯大学等三所大学。这次考察,时间不长,收益很大,开阔了眼界,交流了经验,受到了启示。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重点考察三所大学的基本情况

墨尔本大学成立于1853年,坐落于维多利亚州府墨尔本市内,是澳大利亚最古老和最杰出的大学之一,拥有高质量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曾培养出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3位澳大利亚总理。2004年被美国时代周刊高等教育评估栏目排名为世界著名高校第22位。墨尔本大学连年获得最高份额的研究基金,赢得了澳大利亚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声誉。该校提供的每年价值850万澳元的奖学金,是澳洲大学中最多的,因此,它也是许多国际优秀学生在澳洲的首选。该校是世界21所名校组织的倡导者,与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和中国在内的许多优秀大学,以大学全球战略联盟的形式建立了合作关系。目前,该校拥有13个学院,5万多名学生。主要专业有:建筑学、建筑与设计、文学、经济和商科、教育、工程、土地和食品资源研究、法律、医学、牙科和健康科学、音乐、科学和兽医学等。

梅西大学成立于1927年,是新西兰最大的一所教育和研究学府,也是新西兰唯一一所真正的全国性大学。该校下设商业、教育、人类社会学和理学4所学院,分布在惠灵顿、奥克兰和北帕默斯顿这些主要城市,共有学生近4万人,其中有来自6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900人。该校教学注重实际,与工商企业和社会各界联系紧密,课程的设置灵活实用,研究气氛活跃,承担的科研项目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学校的硕士生博士生教育实力雄厚,每年培养出的博士生数量居全国之首。建校70多年以来,梅西大学以其卓越的国际化教育和研究赢得了海内外广泛的赞誉,跻身于世界著名大学之列,在新西兰教育界地位突出,举足轻重。学校所总结出的成功经验是:通过学习、交友、体育锻炼、校园文化和社会活动全面锻造学生,使之成材。学校以技术、理科、应用科学和商业学科著名。学校开设有管理、商务(MBA)、教学、人文、社会科学、经济学、数学、信息科学、航空、生物科学、农业、园艺以及兽医学等专业。

奥克兰理工大学成立于2000年1月,被誉为新西兰最年轻、最有活力的大学。其前身是奥克兰理工学院,创立于1895年,也是新西兰最古老的学院之一。目前学校有两个校区,分布在奥克兰市区及北岸。奥克兰理工大学除工程技术专业外,还设有商科、艺术、保健、科技科学等系别。课程设置有:艺术及设计、酒店研究、教育及社会学、会计与财务、行政管理、计算机系统与技术、经济学、法学、管理与雇佣关系、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物理治疗、体育与健康、心理治疗与应用心理学等。

二、澳新两国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特点

1.严格导师遴选标准和程序,确保导师质量

在墨尔本大学、奥克兰理工大学和梅西大学访问考察期间,考察团与各学校就导师聘用晋升、导师工作评价、工程应用类型研究生导师选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交流。给我们的一个突出感受是,具有一支国际视野和高水平学术水准的导师队伍,是学校履行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的基本保证;严格规范导师聘用评审制度,是打造高水平导师队伍的前提;与企业专业人士的紧密合作,建立有效的“双导师制”,是确保工程应用类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保障。尽管从高等教育体制的渊源上看,澳大利亚、新西兰遵循的是“英国体制”,但从导师的聘用制度上看,目前正在向着“美国体制”转变。就这一点,墨尔本大学工学院院长以该院导师的选聘为例,为考察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某一个学科,有导师的岗位空缺时,学校就在媒体上发布招聘广告,在全球范围内招聘。聘用条件包括教学、学术水平和在学术团体的兼职情况,其中学术水平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聘请该学科国际上的知名学者对申请人的材料进行评审;院系两级学术委员会根据评审人的评审意见,提出聘用人建议名单;院长根据评审人意见和院系学术委员会意见,确定聘用人;学院与受聘人就岗位职责、待遇进行谈判,签署合同。在墨尔本大学,一般聘用期为3年,合同到期后,学校将对受聘人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论,决定是否续聘或解聘。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术水平、研究生培养和社会服务等。通过这样一种严格公正的评审评价制度,确保具有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

在培养工程类型研究生方面,所考察的几所大学均十分重视发挥企业专业人士的作用。如奥克兰理工大学,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特别注重实用性,除校内导师的指导培养外,还结合与企业合作的科研项目,聘请具有丰富技术和研究开发经验的专业资深人士担任研究生的校外导师,校外导师从课程教学、课题研究到学位论文等各环节都参与研究生的培养指导。梅西大学在导师选聘过程中,也将视野扩展到企业的研究人员中。如梅西大学食品专业,就是从企业中聘用高级研究人员作为学科带头人,以充分发挥其应用开发研究方面的优势,从而使梅西大学在该专业领域始终保持领先的优势。

2.严格入学的标准和条件,确保生源质量

众所周知,生源良莠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澳大利亚、新西兰两国研究生教育均实行所谓的“宽进严出”。就硕士研究生而言,澳新有课程硕士(Master by course)和研究硕士(Master by research)两种类型,但无论攻读何种类型硕士研究生都不需要经过入学考试。报名者只需提供本科时的学习成绩自己去联系导师即可。但每所大学对报名者大学本科时的成绩都有一个最低标准和要求,校方认为,本科时的成绩反映了该生的基础是否扎实。本科成绩符合要求后,更为重要的是和要申请的导师见面,通过交谈,导师了解报名者的理论水平、学术兴趣、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判断其是否具有潜力和培养价值,并决定是否录取。另外,澳新两国凭借其充足的科研经费和较强的科技实力,吸引了世界各国大量留学生,尤其是中国、东南亚各国的学生。从我们考察的情况看,大学知名度不同,录取率亦不同。录取率约为20%~50%,对于申请经济资助的外国留学生,其录取率还会低些,从而保证了入学研究生的质量。

3.建立严格的全程淘汰机制,确保培养过程质量

就硕士研究生而言,课程硕士大约每2~3周就有一次研讨会(seminar),导师和任课教师指导研究生轮流担任主持人,要求本专业的研究生必须人人发言,主要是围绕所学课程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以考察研究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是否融会贯通地掌握。考核成绩由研究生互相打分和导师打分加权平均后得出。课程硕士生在其约1.5年的学习过程中,大约有15~20次研讨会(Seminar)。当累积成绩达不到标准时,随时可能被淘汰。在澳新两国,研究硕士基本上没有课程学习,当然也就没有课程考试。但研究硕士生平均每3~4个月要进行一次学术报告会(Presentation),主要报告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本学科研究的前沿理论以及本人的创新等等。每次报告会后都由导师组集体对其报告内容进行评议,评议结果认为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者,直接予以淘汰。研究硕士攻读学位期间有3~4次报告会,也就意味着有3~4次被淘汰的可能,从而形成了有效严格的全程淘汰机制。

对博士研究生而言,全程淘汰更加苛刻和严格。首先,通过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的课程考试,实行淘汰筛选;其次,在博士生结束课程学习以后,还要进行资格考试,资格考试属综合性考试,不仅考博士生知识的宽度和深度,同时还审查其阶段性科研成果及科研综合能力。资格考试包括笔试和口试两部分,前者为闭卷方式,主要考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的基础科学部分;口试部分则考核其科研和反应能力。另外,当博士生通过资格考试进入学位论文课题研究阶段后,还要有5~6次学术报告会(Presentation)。这种严格的课程考试和有效的科研能力总考核的资格考试以及苛刻的淘汰机制,促使博士生勤奋苦读,提高水平,早出成果,从而达到学校“严出”的目标。

4.建立学位论文质量保证与监督体系,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

澳新两国都认为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是衡量研究生学习、科研能力和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因而,十分重视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建立了学位论文质量保证与监督机制,以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

一是充分利用频繁的学术交流会和定期举行的报告会(Presentation),全程监控学位论文质量。在会上,让研究生对学位论文的研究计划草案作汇报讲座,广泛听取不同专业的专教授、访问学者、博士后和众多研究生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导师和指导小组教授们再与研究生经过几次认真讨论和反复修改后,才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计划书上签字予以认可。实际上,对研究生研究计划阶段性成果的审核、论文答辩和正式发表,也都是通过这样一种审核机制来完成的。在研究过程中,理论、技术和方法的论证,数学证明和计算机模拟证明,数据资料分析结果,课题研究试验的所有结果和结论,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核。

二是博士学位论文实行隐名评审制度。要求博士生在答辩前2个月将申请博士学位的论文提交研究生院,由研究生院选定国内外相关专业的3位专家对其进行评审。如果3位专家返回的意见一致并认为达到了博士学位论文水平,可不再组织学位论文答辩,直接报学位评审委员会通过后授予博士学位。若专家意见不一致,该博士生就要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由答辩委员会确认论文是否达到了博士学位论文水平。

三是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程序科学规范。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都是公开的,一般都会邀请提供研究经费的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业界专业人士参加答辩会。硕士论文由于一般都是应用性的,论文答辩委员会的3名委员可以由本大学教授担任,也可根据需要邀请外校教授或企业界专家参加。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其5位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必须邀请1位本研究领域国际知名的权威教授。

5.重视研究生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

现代大学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项职能,而研究生教育更是如此。通过考察,澳新两国强调研究生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是几乎所有大学都设有“发展办公室”或“项目合作部”,主要职能是了解政府部门或企业界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能够提供多少研究经费和什么样的仪器设备,然后根据本校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协调有能力的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去承担相关的课题研究任务。

二是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即除校内导师外,还聘请政府部门或企业界人士担任校外导师。研究生的课题研究也主要在相关的政府部门或企业里进行,研究生的课题研究成果评价除考虑其学术价值外,主要看其能带来多少经济效益。另外,有的大学实验室(如墨尔本大学纳米材料试验室)还注册成立公司,把科研成果直接转化成产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较好地实现了优势互补和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三是学校主动适应社会需要,适时调整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宽广性,研究生阶段要选读一个主修领域的4~6门课程和两个辅修领域的4~6门课程,而且课程的设置必须征求课题合作单位的意见;在课程内容上,删去部分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内容,增加如何应用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内容,使硕士生毕业后能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博士生毕业后能在企业界从事开发性研究。这样,使研究生在个人能力得以提高的同时,也帮助企业解决了某些实际问题,加快了知识的产业化过程。

三、几点启示和建议

1.着眼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努力建立和完善导师管理培养机制

造就一流导师队伍,是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澳新两国研究生教育都无不重视导师队伍建设。要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结构合理、充满生机活力的导师队伍,就必须注重培养、加强管理,摒弃论资排辈观念,建立奖优汰劣的竞争机制。建议:

一是建立导师竞争机制。严格导师遴选标准,完善选聘制度,把教研水平和承担科研课题作为选聘导师的重要条件,建立导师有水平、有课题、有成果、有学生的“四有”运行机制。要制定相关考核标准和措施,实行导师复审和末位淘汰制度。每2~3年根据导师完成研究生课程教学、承担的科研课题、取得的科研成果和指导研究生的数质量等情况,进行一次复审,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优秀导师,视情取消排名末位的导师资格,形成能上能下的导师队伍动态运行机制。

二是拓宽培养渠道,加大导师培养力度。采取送学深造、在职攻读、联合培养等措施,提高导师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尽快实现“博士带博士”的目标。采取倾斜政策,积极支持导师参加学术会议、出国留学(考察)、下企业调研等活动,积极筹集培养经费,为导师进修、深造创造条件。定期组织新导师上岗前集训,使新导师尽快了解掌握研究生工作程序、规章制度和培养规律。

2.加强全程管理,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保证体系

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永恒的主题。研究生教育是涉及教、学、管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只有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确保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建议:

研究生入学坚持“差额复试、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严格复试制度,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查,严把“入口关”。要进一步细化标准,制定具体措施,对已完成课程学习任务的硕士生进行严格的中期考核,实行“中期考核警示制度”;博士生在学位论文开题前要进行专业综合水平考试,对考核未通过者,按规定坚决予以淘汰。参考澳新两国的做法,试行研究生学术报告会制度,学位论文答辩前,硕士生要举行2~3次,博士生要举行4~5次学术报告会。通过这种方式,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科研成果考核和认定纳入全程培养之中。要严格学位论文的开题、撰写、评阅、答辩等环节的管理。研究生在开题之前,各学科必须组织专家对学位论文选题进行预审,把好学位论文“开题关”。学位论文评阅坚持“全程双盲”,保证客观、公正、规范。要继续实行答辩委员会责任导师回避制度,突出答辩委员会的学术权威性。要尽快试行学位论文一次答辩不通过的办法,把住“出口关”。

3.强化研究生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拓宽开放办学的路子

研究生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强化研究生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强调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工程类研究生教育与企业界的紧密结合,不仅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力措施和重要途径。因而,应建立工程类研究生教育与企业界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定期邀请政府机关、企业界专业人士为研究生举办学术讲座,并设立双导师制,邀请企业界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校外导师或直接参与研究生教学活动,与校内导师、教授联合讲授部分课程,使校内导师、研究生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急需解决的问题。试行研究项目合作制度,并协调企业提供一定的研究经费和设备,组织协调相关专业有能力的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可作为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以提高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位论文质量,创设宽松、开放的教学空间,拓宽开放办学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