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成果简介

第三届研究生教育成果奖 二等奖:“三段六步八要素”的《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成果名称:“三段六步八要素”的《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成果完成人:刘小强 赵永辉 邓婧 董圣鸿 彭颖晖

成果完成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成果简介:

教育部等三部委《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完善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学术论文写作能力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西师范大学于2013 年推出硕士生《学术论文写作指导》选修课,并于2016 年将其设置为公共必修课。该课程对应“知--思”三阶段能力培养逻辑,设计“读—讲—写—改—评—悟”六步教学法,着力培养由“八要素”组成的论文写作能力,实现了“知行合一、行思并进”,显著提高了硕士生的论文产出。

一、解决了研究生论文写作的三个问题

一是“研而不知”,即会研究却不知如何写作。二是“知而不行”,即知道如何写却不去写、不善写。三是“行而不思”,即会写能写却不思考提升、锤炼科研思维。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是设置专门课程。将《学术论文写作指导》列为2 学分的公共必修课。二是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基于“八要素”的论文写作能力模型,分人文和理工科设计八个教学内容模块。三是优化教学安排。组建由学术名家、期刊主编、高产学者、写作教师等组成的教学团队,实行集体备课、专题教学、分组研讨、多元互动。四是创新教学方法。研发形成“读—讲—写—改—评—悟”的六步教学法。

三、创新点

一是基于认知“全过程”,提出“知--思”三阶段能力培养逻辑,对应这三阶段提出六步教学法,以“读-讲”强化写作知识,以“写-改”突出写作训练,以“评-悟”锤炼写作思维。二是基于写作“全流程”,精准确定选题分析、文献获取、框架构思、逻辑论证、数据处理、文字表达、图表制作和选刊投稿等能力要素,构建“八要素”论文写作能力模型。三是基于学习“全时空”,在线上建立网上写作社区、写作兴趣小组,在线下组织开展小型研讨会、写作沙龙、“论文交流日”等,在校学习指导中心开设线上线下并行的论文写作指导“诊室”,创建生生互助、生师互动、师师互促的立体多元学习促进机制。

四、推广应用成果及贡献

     一是硕士生受益。写作能力显著提高,学术产出大幅提升,学位论文获“省优”数由2012 年的8 篇提高至2016 年的49 篇,人均发表论文数五年间增长1.5 倍,一批硕士生在《德国应用化学》、《美国化学会志》、《教育研究》等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100 多位硕士生进入国外名校攻读博士学位。硕士生唐青松、雷龙涛在全国“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比赛中分别实现江西高校特等奖和学校一等奖的突破。二是政府认可。本课程获省学位办的书面充分肯定,获批省级优质课程,本成果相关研究获批省级教改研究项目,以本成果为重要内容的《一级学科平台上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体系的重构》获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三是媒体肯定。《中国教育报》报道学校研究生教育开设论文写作指导课程、训练论文写作能力等,凤凰网和学路网进行相关报道。四是兄弟高校借鉴。南京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等多所省内外高校学习借鉴本成果,取得良好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