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成果简介

研究生教育成果奖 二等奖15 简介

2014年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

二等奖

成果名称:标准引领的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成果类别: 实践类

成果完成人:吴刚、马爱民、陈果良、刘红梅、李坤

成果完成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成果简介:

1.主要解决的研究生教育实践问题

主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如何建立一套规范体系,以实现优秀教师的培养目标;二是如何形成一种能够提升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应变性专长)的有效途径,以保障高层次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2.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法

采取“顶层设计,标准引领”方法,研制《优秀教师专业标准》,据此创制完整的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标准,以标准引领并驱动课程教学、教育实践和论文写作三大环节的培养工作,即:设计基于优秀教师专业素养的课程体系、创建标准化的教育实践规程、推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标准。

  (一)围绕《优秀教师专业标准》所确立的专业品质与责任、专业知识与领悟、专业技艺与实践、应变性专长与发展4个相互关联的维度,规划6个相互衔接的课程模块,满足不同类型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需求。

  (二)实施“课例分析→微型课比赛→基地建设→教育实习→实践论文”的标准化教育实践规程,包括:①建立“理论导引 - 课堂实录 -专家点评 - 教师反思 - 启迪性问题”一体化的深度分析的课例库,激发学生“应变性专长”的发展;②每年定期举行微型课比赛,提高研究生课堂教学技能;③研制全新的《教育硕士研究生实习手册》并逐年完善,以模板形式规范“如何做”和“如何评”的要求;④强化实践论文要求,提高教育实践成效。

  (三)首创并实施以“论文包”审定学位论文的方式。“论文包”包括实践论文和专题研究两个部分,解决以往培养模式中教育实践和学位论文脱节的难题,强化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实践性。

  (四)首创并推行《教育硕士不同形式学位论文标准及评价指标》,规范并凸显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特色,强化学生研究基础教育领域实践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3.创新点

(一)研制了全国第一个《优秀教师专业标准》,从四个相互关联的维度勾画了未来优秀教师的专业素质。

(二)依据培养标准对教育硕士研究生三大培养环节实施创新,包括:

  ①总体设计并创新了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

  ②在全国首创以“论文包”审定学位论文的方式,将教育实践和学位论文写作两个环节紧密结合起来。

  ③在全国首创并推行《教育硕士不同形式学位论文标准及评价指标》,强化了学生研究基础教育领域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推广应用成果及贡献

(一)从培养成效看:

 ①自2009年7月启动培养模式改革以来,受益的教育硕士研究生人数累计在5500人以上。

 ②我校在第三届全国教育硕士优秀论文评审中获选9篇,居全国第一。

 ③在2013年教育部委托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验收中,荣获第一名的佳绩。

(二)从成果采纳看:

 ①我校制定和推行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标准被上海市采纳为全市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标准。

 ②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采纳了我校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标准,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全国教育硕士不同形式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其评价指标”。

(三)从成果推广看: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年第6期)刊发了马爱民撰写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新模式——华东师范大学关于“论文包”的探索和思考》一文,影响较大,新华网等专门介绍了该项改革成果。而我校在各级各类全国性和地区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会议上介绍或推广经验20多次,已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