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副会长张淑林通讯访谈录

学会副会长张淑林通讯访谈录

“有了学会就有了自己的‘家’”

 

张淑林教授,学会副会长(201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

 

    二十载春秋风云,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披荆斩棘,渐至佳境。在探索与交流中总结经验,推进创新,追求卓越,是学会每个成员的心之所向。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张淑林教授也是如此。这位虽年过半百,却依旧奋战于研究生教育战线上的“老兵”,目光炯炯,言辞有力,豁达豪气处不乏缕缕温情。对张淑林来讲,学会早已成为她与所有志同道合者的温馨家园——“有了学会就有了自己的‘家’”是她在此次访谈中最常提及的一句话。她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视为充满爱与力量的大家庭,每一位会员都将从中汲取养分,获取智识,也终将以自己的进步与成长反哺于学会。

——学会是研究生教育工作者的集结号

    《中国研究生》合肥通联站通讯员(以下简称“《中研》合肥通联站”):张校长,您好。非常高兴您接受《中国研究生》杂志的采访。1982年,您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选择留校工作,至今已在研究生教育领域耕耘了三十余年。今年,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也将迎来成立二十周年的盛会。您作为一个亲眼见证学会成长、并亲身参与学会具体工作的研究生教育工作者,是何时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结下不解之缘的呢?

    张淑林:从1982年到1994年,中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处于起步阶段,这十二年中,我和全国的研究生教育工作者都是“各自为战”并且“摸着石头过河”。学会成立后就不一样了,我们这些热衷于研究生教育事业的人终于有了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镜鉴的平台。我始终记得,1994年7月26日,学会正式成立的那一天,我的内心潮涌动不已。相信跟我年龄相仿的研究生教育工作者也都会记得那一天、那一刻的澎湃心情。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是一个非常广阔的舞台,它的成立给我们这些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希望、方向和归属感。

   《中研》合肥通联站:也就是说,学会像一个集结号?

    张淑林:正是如此,学会是研究生教育工作者的集结号。正像集结号吹响,战士们就有了力量一样,学会的成立也向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战线的工作者奏响了号角。学会将广大奋斗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一线的工作人员和专家学者召集到一起,大家通过各种形式的研讨会、交流会、学术论坛、科研课题等分享研究生教育工作经验,精研研究生教育改革难题,探索研究生教育创新路径。二十年中,在学会奏响的一次次集结号中,我们全体研究生教育工作者以点滴的努力逐步奠定了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基石,也基本勾勒出了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的未来蓝图。

 ——学会给了我荣誉也给了我成长的舞台

   中研》合肥通联站: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您从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做起,先后担任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主任、校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等职,如今,您已身居中国科大副校长的重要职位在您一路以来的成长过程中,学会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张淑林:自我加入学会起,学会就一直陪伴着我的成长。工作伊始,我是中国科大最基层的一名工作人员,基层的工作经历让我对研究生教育工作有着很深的了解和积累。但研究生教育工作十分复杂,在中国科大的工作生涯中我也会不断面临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新的难题、新的挑战,每当这时,我就会从学会这个营养库中汲取养分,并将同行的有效经验、学界的最新成果逐渐转化到具体的工作当中;与学会同仁的深入交流也让我不断思考新的问题,探讨新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方案,这也使我能够为中国科大的研究生教育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正确建议。如此可见,学会是我在中国科大不断成长的基石与源泉。期间,我也积极参与学会工作,从事与研究生教育相关的更宽广领域的学术研究,在学会中业从一名普通的成员成长为第三届、第四届学会常务理事、第五届学会副会长。在中国科大的成长与在学会的成长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中研》合肥通联站:您在中国科大与学会的成长经历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张淑林:中国科大的工作是我身临研究生教育战场,要摆兵布阵,亲自操练,这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实践阵地;学会则是我与广大研究生教育同仁交流学术、分享工作经验的舞台,是汲取智识的学术家园。每次,我都思考如何把从学会那里吸收的阳光与养分运用到中国科大的研究生教育具体工作当中,也将在中国科大遇到的实践难题或总结到的有效经验带到学会中来。不断充实的理论积累和一线的工作经验加深了我对研究生教育事业的认知,帮助我更好地总结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律,以更好地推进改革与创新。

   《中研》合肥通联站:去年学会授予您学会显著贡献个人奖,您如何看待这份荣誉?

    张淑林:我不刻意寻求荣誉,但仍感激学会赋予我的荣誉,这是对我工作的认可与肯定。学会给予了我荣誉,更给了我成长的舞台。在学会中,我收获的绝不仅仅是职位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人生阅历的丰富、学术能力的精进和同行情谊的深切,这是一个让我不断成长的舞台,相较荣誉,我更感谢乃至感恩这个拓宽了我生命宽度的舞台。

     ——有了学会就有了自己的“家”

   《中研》合肥通联站:您在学会除了个人事业的发展之外,还收获了什么?

    张淑林:三更有梦书当枕,千里怀人月在峰。这可以很形象地形容学会对我的影响。学会进一步激发了我从事研究生教育工作和研究的激情,让我以其为枕。学会更让我有幸结识了一批德高望重的学者,可以聆听学术大家的真知灼见;还结交到一批志同道合的学术良友,他们所关注的研究议题和所提供的学术创见让我能够身居简地而思达天下。情谊的收获是学会给予我的最珍贵的礼物。

   《中研》合肥通联站:在学会中,哪些情谊令您感动?

    张淑林:学会对于我来讲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成员都能给我带来感动。在这里,我尤其要感谢赵沁平会长、西安交大的张文修教授和清华大学的陈皓明教授。他们是德高望重的专家和学者,却给予了我无私的指导、帮助和提携。对于我来讲,他们是益友更是良师。正是在他们的支持下我积累了更多的工作经验,也更有成效地开展了更为系统的研究生教育工作。同时,也要感谢学会的其他朋友,因为大家志同道合,所以这份情谊更值得珍惜。

   《中研》合肥通联站:学会对于您来讲,意味着什么?

    张淑林:学会是家。家虽然就一个字,但大家却都知道这个字最饱含温暖和深情。对我来讲,学会就是我们这批研究生教育工作者的家,有了学会,我们也就有了自己的家。当然,作为家的一分子,我们不仅要从家中获取力量,还要精心爱护我们的家,共同守护、回馈、建造这个带给我们爱与温暖的温馨家园。

 ——学会应成为海纳百家真知灼见的高端阵地

   《中研》合肥通联站:您认为学会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始终坚守哪些东西?

    张淑林:学会成立的初衷就是探索研究生教育规律,培养一批本领过硬的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以更好地为我国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建议,不断发展与优化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事业。学会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风雨历程,在这路途中虽然有很多艰辛和不易,但也取得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学会在未来的发展中应不忘初心,继续服务好会员、社会与政府,努力将学会建设成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政策智囊机构、全体会员的研讨交流平台、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同行的合作交流桥梁。

   《中研》合肥通联站:您认为学会在哪些方面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张淑林:学会这个大家庭可以更好地发挥交流作用,让广大研究生教育工作者与研究者进入这个大家庭,分享经验,探讨问题,最终成为汲取智识、海纳百家真知灼见的高端阵地。学会应更活跃,成为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行业交流学术、分享工作经验的大型嘉年华。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这些奋斗在研究生教育战线的工作人员也可以联络情感,增进友谊,合力将学会打造成打造成温馨家园。

 ——我将继续做好一名老兵

   《中研》合肥通联站:作为学会的副会长,您对您自己下一步的工作有何打算?

    张淑林:相较“副会长”这一称呼,我更乐意别人称我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战线的一名“老兵”。老兵的首要职责就是站好自己的岗。我将继续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做好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估委员会、文理科工作委员会等方面的相关工作,做好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评估工作。此外,还要努力将《研究生教育研究》办成学术声誉高、影响力大的优秀期刊,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作为老兵,另外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带动、发展、培养好一批青年骨干力量。

   《中研》合肥通联站:您认为从事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年轻人怎样才能成长为青年骨干?

    张淑林:年轻人是我们未来的希望。有志于从事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年轻人一定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始终铭记:你在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其次,年轻人要积极参与学会活动,要多向前辈学习,多与他人交流。无论是“老兵”还是“新兵”,大家一定不能关起门来单打独斗,要在学会这个大家庭中交流思想,碰撞火花。从学会角度来讲,学会要为年轻人创造更多的机会。事实上,学会已经通过发布大量研究课题为年轻人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学会可以组织开展面向青年工作者、青年骨干的培训活动,进一步增强其业务本领。同时,学会还可以为青年人才提供向国际同行交流学习的机会。总之,长江后浪推前浪,希望年轻人不怕吃苦,勤奋努力,争做时代的弄潮儿。

   《中研》合肥通联站:今年是学会的二十岁生日,作为一名老兵,您想对学会送上什么样的生日祝福?

    张淑林:我要对学会这个大家庭说一声生日快乐。感谢学会给我的成长,我将继续做好一名老兵,为学会贡献自己的应有力量。